易其洋
日前,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式现场发布18条专项举措,支持甬江科创区打造人才新高地。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创新推行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即科研人员不再需要编制项目预算,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从事科研,得拿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功夫。这对真正有志于科研的人,不是难事;怕的是,科研人员想“静心宁神”,却缺乏环境和氛围。比如,科研需要经费,经费是“上头”批的。要拿到经费,得写一大堆报告,一层层审批,还要编制项目预算,让科研人员耗时费力,苦不堪言。项目完成,要报销经费,买了啥设备、啥材料,用了啥人、做了啥事等,要列清楚,还要准备发票、证明等材料。
科研经费不能乱用,要管好用好。但如果因此让科研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捆住了他们的手脚,那就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了。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考察”——不管你怎么使用经费,只要有科研成果,就可以“一揽子”报销,用不着填那么多表、留那么多痕。这是对科研人员时间和精力的解放,也是对科研规律的尊重。
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完善和优化评估机制,让科研人员少干“分外事”“分心事”。这样的信任和“放手”多了,容易形成看不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让一心一意埋头搞科研的人心态更稳、腰杆更硬、动力更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