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清风甬评
谨防生活作风“溃坝”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3-12-06 09:07:05  稿源: 宁波日报

  罗浩声

  近年来,由于生活作风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公职人员为数不少,似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如,曾任温州文成县某局副局长的赵青松,在工作群中与女员工“求抱抱”,被免职;河北邢台市任泽区住建局原局长耿卫平,在单位微信工作群发表不雅言论,暴露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曾任扬州广陵区委书记的韦某,到曾经的女下属婚房内“谈工作”,曝光后被免职,等等。网上搜一搜,这样的“桃色新闻”真不少。这么多公职人员在生活作风上“跌倒”,背后根源,值得深思。有些模糊认识,需要厘清。

  比如,有人认为,公职人员也是人,应该有自己的私生活,外界不应盯住不放、过度关注。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混淆了生活作风问题与个人隐私的区别。个人正当的隐私,我们当然要保护。但公职人员违反社会公德、违背公序良俗,却想瞒天过海,把“风流雅事”捂住,自然打错了算盘。有关党纪法规早已明确,公职人员行为不检点的,应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记过、降职、免职等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开除。所以,一些人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双开”,一点也不冤。

  还有人认为,现在公职人员“五加二”“白加黑”,工作超负荷,“压力山大”,应该有一些释放精神压力的渠道,有的时候丰富一下“业余生活”,打打“擦边球”,没必要上纲上线。这样的认识,看似有些“人性化”,但明显背离了党纪法规的规定,不能成为生活作风问题的“遮羞布”——公职人员正常的“减压”渠道可以有,违纪违规的“高压线”则不能碰,也碰不得。一些党员干部的“风流韵事”被曝光,看起来是“小概率”事件,却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公职人员的“私生活”并非小事,而是关系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大事。“不怕领导干部讲原则,就怕领导干部没爱好”,这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的“名言”。涉及这起走私案的不少领导干部,正是被赖昌星从生活作风方面打开了缺口,一步步沦为他手中玩偶的。还有,当年重庆的“艳照门”事件,包括雷政富在内的当地一干官员,被人精心设套围猎,拜倒在“石榴裙”下,最后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止生活作风出现“溃坝”,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关键是珍惜名节,保持头脑清醒,时时以党纪国法为准绳,校正自己的言行。近年来,被查处的许多腐败案例说明,生活作风问题通常连着腐败问题。一名官员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欲多则心散,心散则神乱,神乱则逾矩”,那些容易迷人心智的所谓“真爱”,本质上就是掏空人格操守大堤的蚁穴。只有摒弃侥幸心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才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