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川
实事求是是党的重要思想路线,也是为官做人、干事创业的重要品格和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班固赞扬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重新发掘了这一词语的内涵,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演讲中,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
实事求是的核心要义是求真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真正按照事物的本质规律去做。
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作风、一种能力。大至一个国家和政党,小至一个单位和个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发展、进步,走向成功,否则,事业的发展必然遭受阻滞、挫折和失败。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我们将实事求是奉为圭臬,在实践中很好地把握和践行。实事求是永不过时。
做到实事求是不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在现实中,有的人不敢实事求是,主要表现在不敢讲真话,不敢直面矛盾和问题,习惯于遮遮掩掩、粉饰太平,甚至颠倒黑白、弄虚作假;有的人不善实事求是,主要表现在说话办事不顾实际,唯上唯书、照搬照抄,或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干部党性不强、私心作祟,过于“爱惜羽毛”,缺乏实事求是的勇气;在于不重视学习和思考,不善于调查研究,思想僵化,作风漂浮,缺乏实事求是的能力。
当前,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倡导实事求是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好头。
坚定立场,锤炼过硬品质。对共产党人来说,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是衡量党性的重要标尺,反映的是根本原则、立场、态度问题。党性不纯、品行不正、有私心杂念者,很难做到实事求是。作为党员干部,应涵养正气,永葆赤子之心,有对事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敢于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要做到务实,即讲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好虚声,力戒空谈,反对形式主义。
加强学习,打牢理论功底。坚持实事求是,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避免产生盲目性、片面性、被动性。为此,必须重视加强学习,增强理论修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规律。应不断改进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了解情况、掌握实情。为此,需要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在摸清“实事”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作出的决策就有了充分的论据或事实的支撑,就能够做到“理必有据”。高高在上坐在办公室里,一味闭门造车,或满足于文来文往,很难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