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背景调查不应成为侵犯隐私的借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4-03-15 09:42:13  稿源: 宁波日报

  汪代华

  背景调查,即用人单位对拟录用的候选人进行的核查,通常是了解核查该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表现等,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确认其是否适合拟聘用的岗位。然而,一些招聘单位的背景调查内容千奇百怪,没有边界,存在程序不合规、随意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情况,涉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3月14日《法治日报》)。

  在求职过程中,背景调查是十分常见的环节。传统意义上的背景调查,主要是用人单位对招聘对象的摸底调查,目的是进一步核查应聘者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掌握求职者的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选人用人。背景调查不是目的,目的是选对人。

  然而,如今一些招聘单位的背景调查内容千奇百怪,没有边界,存在程序不合规、随意或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情况,涉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诸如,有的背景调查问“内裤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婚外情”等,有的背景调查还要求求职者填写能为企业提供的资源等。

  个人背景调查在招聘和雇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目的在于确保公司能够雇佣到安全、可信赖、资格符合和适应企业文化的员工。如,调查求职者的工作经历是否真实,包括以前的职位、工作期限,以确保他们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经验。确定候选人是否具备执行特定工作职责所需的技能和资格,例如专业认证、教育背景和培训经历等。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学历、履历、离职原因、工作业绩等与劳动合同相关的个人信息。但是背景调查应该厘清边界,有底线意识和法律意识,调查内容应该与工作有关,而不应成为隐私的打听场。同时,应做到对所调查的信息保密,防止个人隐私被侵犯。

  用人单位应针对岗位和工作要求进行合法合理的背景调查,否则,哪怕劳动者已授权,仍属于侵权行为。《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背景调查超出范围,便是侵犯求职者个人隐私权,涉嫌侵犯隐私等多重违法,应该依法叫停。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