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天
笔者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名高中生提问:学校离家6公里,上学用什么交通工具比较好?笔者建议他骑自行车上学,可以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的锻炼时间。这个回答引来很多反对的声音,理由是高中学业紧张,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骑自行车上?反对者中,有建议孩子去住校的,有建议打车上学的,再不济也应该骑电瓶车上学。总之,必须争分夺秒学习。
这让笔者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冲上微博热搜的“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话题。中小学生课间被“圈养”,有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自由活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学业负担过重,课间十分钟被用于上课和做题。作为一名大学生,笔者对中学时代课间十分钟只有上厕所才能出教室的经历记忆犹新。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衡量中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追求高升学率是学校和老师的第一要务。不光是学校老师,很多家长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或者认为学习远远比体育锻炼重要,体育锻炼应该为文化课学习让路。
因此,本该属于自由活动和体育运动时间的课间十分钟被学习占用,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于是,学生整天在听课、刷题、考试中度过,不光体质每况愈下,视力不断下降,一些人还出现了心理问题。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提出要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显然,其用意就是为体育运动被忽视纠偏,确保学生每天有适量的运动时间。
体育锻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预防近视。同时,学校和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的压力和挑战。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学习的专注力、记忆力和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舒缓情绪,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以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为契机,希望更多学校和家长转变观念,把“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在一张一弛中强健体魄,同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