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遏止“新形象工程”要敢于动真碰硬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4-03-26 11:26:00  稿源: 宁波日报

  余明辉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陆续传达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根据部分地区的统一表述,“新形象工程”就是指在一些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仍然在搞非必要、非急需项目。纠治重点有8个方面,要求深入基层查摆是否存在“新形象工程”问题,切实“摸清家底”,掌握“一手资料”等。(澎湃新闻3月25日)

  “新形象工程”不仅是对公共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民众利益的严重损害,不但社会多有质疑,各级各地也不断下大力气整治,但遗憾的是屡禁不止。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过于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而忽视了民生福祉和实际需求。这些工程往往形式隐蔽、名目巧立,看似是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或提升城市形象,实则不过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变种。不仅无法真正推动地方发展,反而可能因为资金占用、资源浪费而拖累地方经济。

  遏止“新形象工程”,首先需要从思想根源上入手,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靠华而不实的工程堆砌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推动发展来体现。领导干部应该清醒认识到,真正的政绩应该是能够造福百姓、推动社会进步的实绩,而不是那些看似光鲜实则空洞的“形象工程”。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共财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监督机制应该包括内部审计、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等多个层面,形成对“新形象工程”的全方位打击。同时,对于发现的“新形象工程”问题,要快速依规严肃处理,终身追究,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不仅是对违规者的惩罚,更是对其他地方政府的警示。只有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其他地方政府引以为戒,不再重蹈覆辙。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和审计监督。通过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等措施,确保地方政府在财政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加大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新形象工程”等违规行为。

  在遏止“新形象工程”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作用。群众是监督政府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够发现一些政府部门难以察觉的问题。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群众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新形象工程”等违规行为,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值得注意的是,遏止“新形象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将遏止“新形象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来抓、常态工作来干,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遏制住“新形象工程”的蔓延势头,让公共财政资源真正用于为民造福、推动发展的实事上,确保遏止“新形象工程”取得实效。

  总之,遏止“新形象工程”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复杂任务。有关方面要敢于动真碰硬,善于多方入手,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坚决遏制住这一现象的蔓延势头,让公共财政资源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