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辰
5月12日下午,歌手韩红“请战”湖南卫视《歌手2024》节目的微博“爆了”,发布五小时点赞量就突破百万。
这件事为什么这么火呢?原来,今年的《歌手2024》节目首次采用“全程直播”的播出模式,即使是演出经验丰富的那英也表示压力很大。节目组邀请了国际歌坛的黑马美国歌手Chanté Moore和摩洛哥裔歌手Faouzia,首期节目比拼下来,两位外国歌手获得前两名,那英排名第三,其他中国歌手则“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网友希望中国有实力的歌手能够“支援”那英,凤凰传奇、王菲、龚琳娜等都被喊话。而此时,韩红主动“请缨”,无疑将此次网络狂欢推向高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艺人之间比拼的似乎不再是专业技能,而变成了流量数据,背后甚至延伸出“僵尸粉”“买赞”等“网络黑色产业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一些有着好看流量数据的年轻艺人,在国内大型表演奖和歌曲奖的角逐中屡次“战胜”实力演员、专业歌手,对这些奖项结果的吐槽一度在网上获得大量点赞,许多人认为这些评选不应该如此“不纯粹”。
许多歌手依赖后期修音,生产歌曲时以“百万修音”代替练唱;一些演员也凭借配音、镜头切换、特效来生产“流水线”般的影视作品。虽然技术手段让作品的“生产效率”变得更高,但也让“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艺人的可替代性变得更强。
光靠技术手段和好看流量数据,作品终究走不长远。由此次《歌手2024》节目网友“喊话”的歌手名单来看,被提及的歌手都是有奖项、作品傍身的,只有专业和实力,才能被人们认可。
笔者认为,流量时代,艺人的专业与实力仍是获得发展的“王道”。艺人必须跳出“追求流量数据”怪圈,潜心打磨专业能力,拿出过硬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有较为活跃的粉丝团体,那才是“锦上添花”,一味追求流量数据实为“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