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草
纪律严明是我们党创建、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和组织的独特优势和“政治基因”。若纪律松弛,各行其是,党就会一盘散沙、一事无成。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更需要加强铁的纪律,确保全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主动。但应该看到,目前纪律松弛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找准症结,因病施治。
其一,党性不强使纪律意识淡薄。严守党纪归根到底是党员的党性觉悟问题。入了党的门,成为党的人,就应强化党员的角色意识,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纪律这根弦,成为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守底线的表率。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甘当一个“自由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顾原则,不辨是非;说话办事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口无遮拦、行无分寸;个人利益同党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样就难免说错话、走错路,从小节不守、小错不改开始,进而破坏规矩、违反纪律,甚至踩雷越线,滑进违法犯罪的深渊。
各级党组织应该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纪律,提高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做到心中标尺清晰,行动得到校准,“内无妄思,外无妄动”,逐渐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执行纪律无条件、遵守规矩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
其二,执纪不力使纪律形同虚设。“斧柯不到处,恶木易成林”。无数教训告诉我们,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遵守党纪,主要靠内因,同时也要靠外因促进。整肃纪律松弛,需要大批有爱党之情和忧党之心、有责任担当和过硬作风的领导干部,压实主体责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震慑各种歪风邪气。
然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和担当,撂荒“责任田”,信奉好人主义,对下属存在的问题不是没看到、没听见,而是装聋作哑、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违纪者尝到“甜头”,进而“无法无天”,甚至对问题严重的人和事,手中的棒子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形同虚设,带坏了队伍,污染了政治生态。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履行一岗双责的义务和责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对那些心无戒惧敢于以身试法的党员干部,必须以刮骨疗毒的精神,不论身份、职务、背景,发现一个严惩一个,使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其三,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做出错误示范。“风气好不好,关键看领导”。官场纪律严明,既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其党性观念、行事风格,下级在学、群众在看。他们严格自律、身正为范,大家就会跟着向好的方面努力。假如领导干部仗着权力大、位置高,言行不慎、举止不端,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下属不仅会投其所好,还会效仿践行,形成负面的政治生态。
为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上级应该坚持纪律立党、纪律兴党、纪律强党,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真正为单位和地区立标杆、作示范,成为形成优良作风的引领者。
其四,一些“土政策”蚕食了纪律效能。诚然,党员对党组织安排的工作、布置的任务,不能讲价钱、打折扣,必须坚决完成。但一些地方制定的一些奇葩规定,如工作学习任务层层加码,脱离实际,急躁冒进,欲速不达;台账资料烦琐,形式主义盛行,挤压基层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检查评比繁多,使基层疲于应付……一些地方和单位将这类于理不公、于法无据的“土规定”,以“纪律”形式强制推行,损害了政府部门公信力和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为建立良好的政策执行生态,有效防范“土政策”践踏纪律、规矩,需要正本清源,遵循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执行框架,减少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对变味的“土政策”及时叫停,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