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7月15日,浙江全省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暨老年助餐现场推进会,在金华市金东区召开。浙江自2003年试点助餐工作以来,已建成老年助餐点1.17万家,切切实实地便利了老年人居家养老。同时,自2022年首次提出探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对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迭代升级,截至目前,相关试点区域已筹措“爱心卡”资金2.63亿元,成立“爱心卡”慈善基金506个,培育养老服务机构(企业)173家,发展各类为老服务队伍1732支,在银发族的养老方面取得了实效(7月15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这个话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提及。按照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思想,孝养双亲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与旁人似乎关系不大。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人在养家糊口的同时,很难时时照应家里的老年人,尤其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或为残疾人,或为失独、孤寡、空巢者。在这样的情形下,养老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性的话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正成为更大范围、更深层面的共识。
每个人都会老,都有需要儿女赡养、别人帮助的时候,这是颠扑不破的社会规律。如何让老年人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活着,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事项。
在上述目标中,老有所养是核心,是其他“五个有”的前提和基础。老有所养,就是要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以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特殊需要。2023年,全国人大代表、“时代楷模”钱海军提出“培育专业社会组织,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建议。在他看来,在满足残疾人、孤寡老人、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需求时,社会组织应用更专业、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公益服务来补位,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事实上,一直以来,他也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以自己的专业为依托,从为老人修灯到温暖他们的心灵,从一个人孤军奋战到团队作战,再到“千户万灯”“暖心行动”……其实这就是对现代“养老”方式的一种补位。
与之相应,“爱心卡”的发放和老年助餐点的设立,亦是关爱老年人、“照亮”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通过充分调动政府、社区、企业、公益组织、志愿者各方面力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老年人居家养老过程中的一些缺失。像老年助餐点的推广,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因身体原因难以自行烹饪的困扰,还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对食材进行科学、合理搭配,确保他们的营养摄入。“爱心卡”的发放及后续服务,更是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同时,给予其深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美好,进而萌生“夕阳无限好”的感慨。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是一家之事,更不是一人之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仰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心关爱老年人,其实也是在关心关爱将来的自己。所以,趁我们还年轻,当尽心尽力,只要于老年人、于老龄化社会有益,所有的措施都值得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