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会同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通知》,明确2024年底前,所有统筹地区作为就医地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届时,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从5种增加到10种。(9月19日人民网)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只需向就医地的医疗机构支付需个人承担的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结算,参保地与就医地再按月清算。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一项重要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跨省直接结算的最终目的是减轻患者垫付资金的压力,同时减少群众来回奔波之苦。
据国家医保局日前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1.08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24.69%。不管普通门诊、住院治疗,还是慢性病门诊、特殊病购药,都能直接结算报销。从基本医保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住院到普通门诊进而拓展到门诊慢特病,改革拾级而上,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022年6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2025年年底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实现翻一番。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成为常态,异地就医需求凸显,在此背景下,规范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的医疗保障政策,进一步化解异地看病难,不仅为民众所期待,也是形势所迫。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步子迈得越大越快越好。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肩负职责使命,加速推进相关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公共医疗保障水平,合理确定跨省异地就医差异化结算报销政策,进一步扩大直接结算覆盖范围,惠及更多人群,实现“从有到优”,更大程度方便群众在外就医,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挖掘大数据应用以支撑决策的深度,减少不必要流程,建立就医地与参保地协同处理问题的机制,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提质增效,让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更便捷,成为人民群众异地就诊的坚实“医”靠。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能力,加强异地就医基金结算监测,定期开展异地就医结算运行分析,及时发现基金使用异常情况,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各地区要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推动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医保改革带来的红利。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向人民群众普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切实提高异地就医政策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率,让惠民好政策飞入千家万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