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当下,很多工作逐渐数字化,要求在线协作,使得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渐趋模糊,容易造成职工无法“离线休息”,进而导致职业倦怠的问题越发突出。近日,关于职业懈怠的话题又被捧上热搜,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9月22日工人日报公众号)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健康综合征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并赋予其特定含义: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
一份工作,做几年甚至几十年,日日重复,平淡琐碎,明明一眼就能望到尽头,却怎么做也做不完。更有甚者,24小时手机在岗、隐形加班、“能者多劳,多劳而不多得”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这使得大家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多了几分倦怠感,觉得努力毫无意义,恨不得逃离,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无非是囿于生计或习惯性妥协没有离职。
很明显,这种职业倦怠绝非一朝一夕之间生成,它源自日复一日的精神消耗。与其说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摆烂,毋宁说是对不合理现象的控诉或批判。
每天从事的工作单调乏味不说,还因为微信、钉钉等应用的普及常常挤占业余时间,没有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再加上工作量和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使得“忙者恒忙,闲者恒闲”,而到了分享胜利果实时,闲的却比忙的要拿得更多,“吃苦有我,享受无我”,久而久之,大家或在心理层面,或于行动之上,变得懈怠了。
想要消除“打工人”的职业倦怠,仅靠员工一方的自我调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再怎么自我调适,再怎么转移注意力,再怎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都无法改变客观存在的现实。职业倦怠,还得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与企业在源头和过程中予以消除。比如,制定正向的鼓励政策,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组织员工感兴趣的活动,增加员工同企业之间的黏性;又或者给心情烦闷的员工放一个长假,将他们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
当然,这些措施都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若想从根子上消除职业倦怠,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政府、企业都要把每一位员工当“自己人”对待,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职场理当少一些“大饼”,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营养”,少一些PUA,多一些真诚和鼓励。管理者更当多一些体己心,本着个人与集体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原则,不断优化管理措施。福利待遇也好,升迁机会也好,给大家创造平等的机会,而不只是论资排辈,用正式工与临时工区分一切。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在无谓的表面功夫上浪费太多时间,要让员工看得见自己的成长,能够在从事的岗位上找到价值。有价值就有动力,有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
与职业懈怠相对应的其实是“打工人”对一份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以及对一家企业、一个单位的归属感。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员工,合理统筹工作、分派任务,才能凝聚人心。企业以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才能留得住人。能者可以多劳,但多劳就该多得,而不是种地时让人不眠不休,摘果实时让人退后。此外,管理、监督机构,工会组织等也应从自身出发,尽职履责,共同护卫职场人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