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波
10月25日至27日,海丝文旅大展在宁波举行,其中旅游“盛宴”包括2024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及2024宁波国际旅游展,前者主题为“弘扬丝路精神,共享美好生活”,举办展览展示、产业大会、主题及配套活动、互动体验和消费促进等系列活动。
旅游,不仅是一种身心的释放,还是一种文化的创意和传承。随着国人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大众骨子里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被不断唤醒。如今,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转变,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作为旅游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文化赋予旅游活动更深层次的内涵与魅力。文旅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文化与旅游交织,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赋予旅游产品独特的魅力,让游客在领略风景名胜时,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文旅融合,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开辟广阔舞台,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需旅游挖掘文化内涵,文化赋能旅游发展,实现文旅“双向奔赴”。
在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中,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尤为重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文旅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赋予文旅产品更鲜明的特色和文化底蕴,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是打造区域旅游名片的一张王牌。一个景点,乃至一个城市能不能吸引游客,关键看有没有“黏性”,能不能让游客产生共鸣,能不能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其背后少不了地域文化作支撑。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旅游的灵魂是差异化,而差异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旅游应坚持立足本土文化,将差异化进行包装,避免跟风照搬、复制粘贴,才能在文旅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地域文化除鲜明的独特性,还有厚重性,包含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要素,不仅代表城市形象,也承载着城市的厚度与高度,彰显城市的精神气质。宁波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海丝文化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向海而生、听涛而立的宁波,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江厦公园来远亭、道元禅师入宋纪念碑、三江口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钱业会馆、渔浦门码头旧址、和义大道、宁波教育博物馆、和义门瓮城遗址、永丰库遗址公园……这些地标熠熠生辉。而注入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最接地气,自带流量。
与时俱进是地域文化的生命,做好“新”文章,是地域文化魅力转化为旅游活力的关键。文旅的守正创新之道,在于孜孜以求地汲取地域先进文化的营养,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旅游内容和内涵,借助科技创新,赋能文旅融合,带给游客全新体验。以宁波老外滩为例,这里保存有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今年国庆假期,这里举办了一系列“老外滩正当红”主题活动,既展现海丝文化、运河文化,也彰显老外滩时尚化、国际化的魅力。又如江东北路上的宁波渔轮厂,是宁波城市工业遗存,当年叱咤本地的工业重地,长期以来一直承载着老宁波人的温情回忆。2023年,作为宁波最大体量的老厂房改造项目,渔轮厂以全新面貌回归大众视野,成为一个以“演艺+”为核心,集旅游集聚、休闲娱乐、时尚科技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区文旅演艺综合体,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文化秀场”的华丽转变。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让文旅融合走深走实,需要久久为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新景区、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进而有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