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福
前不久,一则“父母开始老了,却还在排队找工作”的消息引发社会公众对于低龄老人(60至69岁)再就业的关注。(10月29日《法治日报》)
“银发就业者”是指已超过退休年龄仍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有调查数据显示,42.9%的老年人为保持精神和身体上的活力愿意重返职场,14.3%的银发求职者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余热,75.2%的银发求职者期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 这说明,“银发就业者”和潜在“银发就业者”不在少数。
但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银发就业者”与用工单位不再形成劳动关系,用工单位仅需支付报酬,双方不涉及社会保险等。这一规定无疑让“银发就业者”的就业权益保障处于空白地带。
如何保障“银发族”的就业权益?笔者以为,“制度保障”才是最佳方案。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银发族”就业权益保障机制,包括工伤保险、劳动报酬、医疗补偿等制度,切实保障其合法就业权益。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考虑改革现行劳动法律制度,特别是改革退休制度,将“银发就业者”纳入劳动法律调整范畴。同时,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也可以通过建立劳动关系,来保障“银发族”的就业权益。
当然,保障“银发族”的就业权益,还需更多“人文关怀”。用人单位不妨通过提供轻松岗位、提高薪酬标准、纳入健康体检、享受劳保福利等多种方式,让“银发就业者”也能像其他就业者一样拥有职业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只要“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双管齐下,就一定既能激发“银发族”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保障“银发族”的就业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