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近期,不少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反映线上消费不明链接跳转导致的相关消费问题,11月1日,中消协发布观点,不明链接自动跳转侵犯了消费者多项权利,经营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切实落实广告“一键关闭”功能。(11月5日中国消费者网)
日常生活中,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浏览网页的用户,很少有人没“被迫”看到弹窗广告的。特别是有些广告低俗恶俗,或者长时间“霸屏”,不仅妨碍用户正常浏览网页,还有可能让人尴尬不堪。无孔不入的弹窗广告,是网络时代的“牛皮癣”,公众深恶痛绝。
不明链接的广告跳转导致的消费问题屡见不鲜。许多消费者反映,打开一则广告链接后,常常面临多次跳转,最终显示的产品与自己购买意图截然不同。这类问题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还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经济损失。更有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设置复杂的跳转页面,诱导用户填写个人信息,甚至进行过度的信息索取。不论是强行弹出无关链接,还是无序设置弹出、难以实现永久关闭,都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侵犯了消费者正常使用网络的权利。这背后还有可能带来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甚至为网络诈骗开了“后门”。
互联网广告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广告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还明确规定了互联网用户拥有“一键关闭”的权利。应用软件推送的广告链接不管以什么形式导致消费者无法“一键关闭”,都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无所不在、无法关闭的“霸屏”弹窗广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无视。必须加大网络弹窗广告整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推动互联网广告业健康发展。
落实广告“一键关闭”不能依靠经营者自觉。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用足用实法律规定,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用实打实的执法确保用户实现一键关闭弹窗广告,对恶意发布弹窗广告或发布不良弹窗信息者要从严查处,充分发挥互联网广告监管的“利剑”威力,不让弹窗广告“想弹就弹”。
整治弹窗“牛皮癣”,必须出重拳、下猛药,斩断乱象背后的灰色利益链,对弹窗的内容和形式从严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查处力度,升级治理手段,促进互联网各类主体依法合规经营,还网络一个清净的环境。
广大消费者在面对不明链接时要提高警惕。尽量不点击链接,在不小心误触或被强制弹出不明链接后,仔细甄别跳转后的信息内容,不要盲目进行操作,应直接将软件进行关闭,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用合规的营销手法来推广产品,各类互联网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净化弹窗广告,自觉维护互联网广告业一方净土,推动形成健康的网络广告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