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着眼长效为基层减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4-11-06 11:05:39  稿源: 宁波日报

  罗浩声

  基层忙不忙?基层真忙。基层累不累?基层真累。为基层减负有没有必要?当然必要!大凡关注基层、了解基层、关心基层的,对上述三条,大概不会持什么异议。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释放了以改革精神破除顽瘴痼疾的强烈信号。

  为基层减负,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来衡量,或者与其他的一些重大改革项目相比较,看起来“难度系数”不算太高,没有触及太多的“利益关系”,而且上下是有共识的,操作起来应该水到渠成,其实不然。从以往经验看,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并不容易。有些问题,还得常自问、细琢磨、深思量。

  比如,为基层减负多年,基层负担,是重了,还是轻了?客观上看,这些年为基层减负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中央八项规定施行之后,各级的迎来送往大幅减少了。过去,县乡两级,在各类接待应酬上,要花大量精力。现在的公务活动,有规矩、有章法,内容、程序简单多了。但会议多、督查多、考核多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省市,为减少会议,也搞过“无会日”,就是每周确定几天时间,尽量少开会,或者不开会,只是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人调侃,现在有些单位、部门的“头头脑脑”,“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这有点夸张,却也反映了一种状态。

  又如,数字时代,基层工作,是“简了”,还是“繁”了?数字化、信息化,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技术的发展,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像政务服务领域,通过简政放权和数字化改革,现在很多行政审批事项,可以通过网上受理和办理,以“数据跑腿”代替“人工跑腿”。这是一种改革,更是一种变革。但数字化、信息化有的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基层干部减负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负担。如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表格填报多”“工作群多”等,成了套在基层干部头上的新“枷锁”。过去讲“人以群分”,现在是“事以群分”,“一事一群”是常态,“一事多群”也非例外。“群”的“野蛮生长”,为“群”所困,成了一些基层干部的新烦恼。

  再如,基层负担,有一种链式传导效应,作为其中一环,你是“减负”了,还是“加压”了?这当然是针对我们各级的“上级机关”而言的。大家都在强调为基层减负,为何落到具体行动上,有的就容易“走样变形”?比如,可开可不开的会,你开了吗?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你发了吗?可办可不办的活动,你组织了吗?可报可不报的材料,你让基层报了吗?一些阶段性、突击性的工作,有没有搞层层加码?对于这些,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和对照检查。

  基层的很多“忙、累、烦”,其实是形式主义给“逼”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重视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提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针对性,为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体现了中央对基层的关心厚爱,也体现了对基层这个基础的高度重视。各级应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办法,推出更多“真管用”的举措,建立更有约束力的机制,真正为干部减负、为实干赋能。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