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  特邀专栏  >  黄明朗文集
文化特派员,让文化照亮乡村热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4-11-13 09:36:00  稿源: 宁波日报

  黄明朗  

  乡村文化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与传统,寄托着广大农民的情感和记忆,是乡村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乡村人文精神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我省农村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但专业人才匮乏、文化产品质量不高、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下、文化创新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省在全国首创文化特派员制度,推进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初步形成一些特色、亮点。

  浙江作为文化大省,许多村庄有着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以及名人掌故、婚俗礼仪、说唱表演、瓜果美食、古树名木、特色建筑、历史遗址……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文化元素“养在深闺人未识”。宁波面向社会选拔156名文化特派员,通过深入调研,以专业眼光,在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培养、文化阵地提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余姚袁马村,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凌华铮,走遍湿地公园、乡村驿站、中共浙东区委旧址等景点,拟引进新的文化业态和形式,打造文艺赋能的“红色袁马”,并利用大量闲置的企业厂房,与有关院校合作,实施无人机培训研学、美术教育基地研学等项目。

  这只是特派员们付出艰辛努力的一个案例。特派员们链接各方资源,将一张张乡村文化“设计图”转化为推进实施的“实景图”:余姚历山村重点开展“舜耕历山”孝德文化品牌培育;象山溪里方村以“三乡三艺”人文空间为聚点,打造多个品牌IP;“理响三山”“文化大院爬山虎”等一批高质量文化项目受到多方赞许……

  一位文化特派员表示,必须主动、积极、有效地对接群众真实需求,不应剃头挑子一头热。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探索符合群众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坚持“主场不离农村,主角就是农民”,力求让文化项目“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让农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守得住“农根”,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派驻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宁波大学教师邵慧,积极推动“浙东红村”红色文化品牌2.0建设,打造“一米高度看乡村”文化品牌,策划儿童特色研学路线,为年轻人营造青创氛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同鄞州区咸祥镇咸六村结对的宁波市天然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妍,着力推动“渔港古镇·文化扬帆”文艺创作与国际传播综合项目,把咸祥镇非遗盘扣技艺传承课堂成功开设到国家大剧院“欢喜宁波”展厅。

  就是这样,文化特派员们注重在驻地寻找、培育文化“种子”,抓好跟踪培育,提升村民的专业能力,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几岁儿童的热情参与,一批“山歌教授”“村晚学者”唱主角、做“民”星,盲人歌手、“金嗓子”阿姨、商店老板等各显身手,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尽情谱写当代田园牧歌。

  文化特派员的另一项重任是,让文化与经济结缘,拉动乡村经济发展,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对入驻村庄社情民意、乡土风俗、资源禀赋了然于胸的基础上,他们聚焦“文创富村”,努力用真情实招,挖掘“特”色、“派”送文化、全“员”服务,深度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把文化“存量”转变为“发展流量”“经济增量”。

  在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文化特派员浙江省民管会箜篌艺委会会长、鄞州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陈莉娜,通过挖掘当地丰富的进士文化、宋韵文化,推出“宋韵新风·非遗焕彩”古村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从宋乐润心、非遗匠心、文艺悦心三方面入手,解锁“文艺密码”,目前已举办多场大型活动,为走马塘村带来更多客流量。在宁海县力洋镇力洋村,文化特派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人居环境设计系副主任黄小华,立足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集文化旅游、休闲体验、非遗传承于一体的旅游品牌,让年轻人感受古村魅力并吸引他们投身家乡建设,将力洋古村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胜地。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