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艳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基层能力、增进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说,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国已有78.4%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10个省份实现全部村卫生室动态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居民就近报销更加方便了(11月19日《人民日报》)。
这次新闻发布会透露出的关键信息,再次证明了基层医疗对于居民的重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占全国近1/3的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诊疗服务量及绝大多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诊疗量的“半壁江山”在基层,基层医务工作者为卫生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值得高度肯定,也意味着“在家门口看病”已成为多数居民的首选。
首选不是优选,两者之间主要隔着质量的距离。人才是提升诊疗质量的第一因素,将首选变成优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从2023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开展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截至今年10月底,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都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2023年专项计划招录的大学生平均年龄24岁,97%集中在35岁及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了12.5%。高龄村医相继将听诊器交给大学生村医,是基层诊疗提升的最好见证,居民“在家门口看病”的意愿将随着这一变化而水涨船高。
首选是否能够变成优选,经济因素也很重要。为了鼓励居民在基层看病,越往下走,医保报销的比例越高。但有些偏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网线牵不到、医保信息平台连接不上,甚至村医不会使用电脑、部分地方骗保现象严重等,导致村卫生室难以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在家门口看病”面临享受医保待遇难等现实困境。目前已将78.4%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医保报销福利能够及时在家门口兑现,居民势必更加愿意就近看病。
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的成效值得肯定,但面临的困难也要受到重视。与基层对医疗人才的巨大需求相比,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仍然显得不足,应鼓励更多优秀医疗人才下基层。儿科等专科短板在基层尤其突出,目前全国已有8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但实现儿科服务全覆盖并大幅提升基层儿科诊疗水平,仍需不断努力。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纳入医保定点,“报销难”仍然困扰着这些地方的民众。
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水平,还要啃下不少“硬骨头”。进一步配强基层人才队伍、及时更新基层医疗设备器材、疏通远程会诊等技术向下输送渠道、用科学高效的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惠及基层、强化基层医疗信息基础设施和医保基金监管、打通医保定点的“最后一公里”……这些综合举措持续加力,才能不断筑牢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网底,让“在家门口看病”从居民的首选升级为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