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日,山东省和贵州德江县、甘肃夏河县、海南昌江县等地,均发布了对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奖励的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12月15日澎湃新闻)
校园餐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校园餐问题不少,比如学校拿“素面”充校园餐,学生校园餐“变味”“不营养”或遭到克扣,等等。2021年,辽宁省海城市“挖”出一条从中小学生配餐中非法牟利的“黑色利益链”,其中,部分机关干部、中小学校长与配餐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2018年,江西省万安县部分学校学生营养餐变质问题被曝光……
校园餐成了“唐僧肉”,被吃进了不法分子口中,损害了学生的健康与权益。中小学生正值长身体的时候,校园餐“变味”或遭到克扣,这样的“营养餐”就会难以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营养。损害学生权益以自肥,这种做法逾越了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也可能影响校园餐质量,威胁食品安全,甚至威胁孩子生命健康。
小小“盘中餐”成了“问题餐”,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唐僧肉”,主要在于中小学校园的“食堂腐败”。如一些学校校长成了“一霸手”,权力没受到必要监管与监督,在学校搞“一言堂”,把校园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不仅是学生营养餐、食堂承包,诸如教辅材征订、校服采购、财务管理等,都是校园腐败“重灾区”。
校园餐不能成为“问题餐”“唐僧肉”。多地发布校园餐违法行为举报公告,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此举是有的放矢,很有必要。打造“明厨亮灶”校园餐,就要重视社会监督力量,要让校园餐成为“公开餐”,要让校园食堂在阳光下运行。孩子能不能吃好,家长是最关心的。让家长能够充分参与监督,学校食堂的招标、质量监控与饭菜定价等,都要引入家长监管机制,畅通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与维权渠道,这有助于破除“学校霸权”,更好制衡与约束学校管理权力,保障校园餐食品安全。
打造“明厨亮灶”校园餐,除了重视社会监督力量,上级监管力度也要加强。今年1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明确,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确保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等等。与此同时,还要“重拳”惩治将黑手伸向学生营养餐的不法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