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决不能以低俗博流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4-12-27 10:22:03  稿源: 新华社

  余贤红

  《摊牌了,世界首富是我爹》《美女们把我包围了》《震惊全城,婆婆送大孙子下黄泉》……前不久,超200部违规微短剧被抖音平台集中下架,受到社会关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日前针对微短剧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顽疾发布管理提示,要求不得使用恶俗、恶趣味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片名,不渲染极端对立、复仇、暴戾、焦虑。这一举措直击行业痛点,再次传递出坚决整治低俗流量的鲜明信号。

  不只是微短剧,近年来以低俗博流量、赚“快钱”的现象在网上频现,令人深思。一些所谓的“情感博主”,打着分享真实故事的幌子,用低俗情节、露骨言语引流,宣扬扭曲婚恋观;有的美食博主“吃播猎奇”,通过自残的方式进食吸引关注,宣扬畸形饮食观;有的网民靠以奇怪眼神“凝视女模特”哗众取宠,传递不良审美观;还有的为了博眼球,不惜触碰法律底线,策划剧本、直播摆拍约架,扰乱公共秩序。

  以“丑”为美、以“假”乱真、以“擦边”走捷径,种种行为传递错误价值取向,拉低审美底线,损害网络生态和社会风气。尤其是对价值观尚在养成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等不良导向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对这股歪风邪气,就是要依法依规、旗帜鲜明加以整治。

  让流量回归正途,需要通过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近年来,为治理网络低俗庸俗媚俗乱象,我国制定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多领域互联网从业者划定了边界,明确了导向。事实上,只有牢牢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才能行得正、走得远。以有违公序良俗甚至违法违规的出格做法,追求短期吸睛效应,终将因“巧取流量”而失去流量。

  算法时代,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让优秀的作品能够更好地脱颖而出,离不开平台和行业的正向激励机制。只有在流量分发、创新支持等方面,真正向正能量从业者、优质内容倾斜,才能以良性循环不断优化互联网生态,使清风正气充盈网络空间。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