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
面对虚假信息,辟谣是为了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但有些平台、账号发布辟谣信息时,标题变得模棱两可、故弄玄虚,看标题让人无法分辨内容到底是真还是假。1月8日,一些平台、账号发布的《大同发生9.6级地震?官方回应》就是一例。
9.6级地震,想想就不可能是真的。创“20世纪人类自然灾害史之最”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震级为8.0级;有仪器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年智利发生的大地震,震级为9.5级。
“官方回应”在互联网传播中使用非常普遍,这背后通常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子虚乌有,是谣言;二是确有其事,是真的;三是具体情况不明,有待核实。“大同发生9.6级地震”明显是假的,是不可能的事,使用“官方回应”进行辟谣,这让一件事实清楚的事,如果只看标题变得含糊不清,让人不明就里。
相反,有些平台和账号在发布这条辟谣信息时,使用的标题就明了得多,比如《山西发生9.6级地震?谣言!》《大同发生9.6级地震?官方回应:纯属谣言》等。“谣言!”“纯属谣言”这是旗帜鲜明地在辟谣,没有弯弯绕绕,也没有遮遮掩掩,辟谣理应如此。
类似把“辟谣”笼统地化为“官方回应”的情况,并非罕见。比如,《第六套人民币来了?明年上市,还有1000元面额?假的!》的内容,一些平台、账号转发时标题就变成了《第六套人民币明年上市?还有1000元面额?官方回应》,不直接说“假的”,而是变成“官方回应”。
把“辟谣”变成“官方回应”,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片面地追求网络传播的流量。流量关乎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互联网传播追求流量本身并没有错,但模棱两可的辟谣不见得就可取。这种做法虽能收获一定的流量,但无形中会有损自身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标题既是文风的体现,也是作风的体现。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主平台,无论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还是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都应正视把“辟谣”变成“官方回应”的不良影响。这既要靠行业自律,也有赖于评价榜的“倒逼”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