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新春说“进”|直面挑战 知难而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2-04 00:57:04  稿源: 宁波日报

  黄明朗  

  眼下,都说外贸人“日子难”。的确,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美通胀消费疲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在国内,结构调整带来阵痛,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增长乏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有这么多“拦路虎”,怎能不难?不过,再难也得挺住,因为开放是宁波的最大优势,外贸是宁波经济发展的“金名片”之一。

  宁波“甬闯世界”之路从来就不平坦。宁波外贸人有个说法,“逢8都要震一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加上之后的新冠疫情,都让经济外向度极高的宁波遭遇“惊涛骇浪”,其间外需萎缩、订单外流、库存猛增、货物滞销、价格波动、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等场景,让人记忆犹新。由于诸多风险交织,宁波的GDP全国排名曾一度下滑,甚至“宁波正被抛弃”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如果被困难压倒,听天由命,躺平摆烂,必然裹足不前,甚至一蹶不振;不惧风浪,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锐气,知难而进,危中寻机,才能突出重围。在宁波人的词典中,从来就没有“认怂”二字,一部宁波外贸史,就是迎难而进的历史。在多次历史罕见的危机洗礼中,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与企业共渡难关。无论是量身定制稳定外贸的政策大礼包,组织干部助企纾困,及时调整完善对外开放思路,树立“宁波之外就是外”的理念,逐步从单一面对国际市场转向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双重需求,还是实施举办国际展览,在新冠疫情期间首创涉外商务人员往返包机赴欧洲拓市场等具体措施,都像冬天里的一把火,使外贸人感受到满满的诚意,无比温暖。

  在排山倒海的困难和压力面前,宁波外贸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找到了一种“保卫上甘岭的感觉”“耳边经常响着《英雄赞歌》”,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关,因为我们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为抵御外部风险,他们“甬”立潮头,发挥骨子里那种迎难而进、向海图强的精气神,一方面不舍昼夜大力抢订单、拓市场,另一方面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含新量”,逐步迈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宁波这座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一个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的城市,从1988年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后,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一路披荆斩棘,把每次危机都化成新的生机,经过不懈奋斗,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最高、对外开放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2021年,宁波外贸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中国第六座“外贸万亿之城”;2024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居全国城市外贸排名第5位。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当前,环顾全球经济的海洋,可谓“机遇之舟”与“暗礁之险”并存,要想使开放型经济走出一条“确定”的上扬曲线,依然任重道远。对此,宁波外贸人了然于胸,这几年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今年外贸不好做,却是未来几年中最好的”。这话看似自嘲,其实是因为深知,翻过“娄山关”,还有“腊子口”,因此并不奢望前路一马平川,表达出一种面对未来艰辛之路十分坦然的心态。

  当然,他们也坚信,宁波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海内外朋友会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铁,外贸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只要挺膺担当,砥砺奋进,坚定不移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宁波开放型经济的路子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