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近日,国产AI公司深度求索开发的大模型DeepSeek成为爆款。作为一款开源、免费的大模型,尽管还未实现盈利,但第一批用它“搞钱”的人已经出现了。2月6日晚,DeepSeek官方发表声明,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记者发现带有DeepSeek相关的线上课程已经在不少平台热卖,相关商品中,一款号称已接入deepseek的鼠标、键盘销量暴涨,售价399元至599元不等。(2月7日,荔枝新闻)
毋庸置疑,春节期间及节后这一时期,deepseek即幻方量化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一度成为国内外专家和资本追逐的热点。可以说,这本来是我们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代表性大模型,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相关商家却打着deepseek旗号,硬蹭其流量,藉此收割消费者的行为,显然非常不地道,甚至涉嫌违法。
当DeepSeek概念出现,并且被证实非常好用且成本较低的时候,很多家长自然乐意让小孩尽快接受并学习这一新概念和事物,一些人在购买相关游戏或计算机设备时,也倾向于选购与DeepSeek相关的商品。
如果相关商品确实与deepseek相关,或者接入了deepseek,商家以此作为卖点无可厚非。然而,正像deepseek官方声明的那样,一切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这就让市场上那些打着deepseek旗号的商家或商品很尴尬。也就是说,其与deepseek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打擦边球的“李鬼”。
这种硬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无疑构成对正规公司或企业的侵权,涉嫌不正当竞争,让其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商标权等受到侵害。要是这些商家推广销售的涉deepseek商品或服务质量低劣,名不副实的话,更是对正规商家的形象和信誉的败坏。
更甚的是,如果商家在未取得正规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打着deepseek旗号销售商品或服务,已经涉嫌虚假广告或欺诈消费者。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商品的性能、功能、用途、质量、成分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构成虚假广告。
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商品或者服务,可能均系擦边deepseek的行为。对此,正规商家有必要及时澄清事实,并采取必要的维权措施,避免一些不法商家鱼龙混杂的行为破坏其良好声誉和形象。消费者也应睁大眼睛,不被商家花言巧语的“包装”所欺骗。
而监管部门更应积极作为,查处并处罚侵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创新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不掉入精心设置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