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春
据《现代汉语词典》,一个“进”字,有多重释义。单取其中“向前发展”之义,这就与“退”相对。如果把“进”“退”放在一起,捋一捋、掰一掰,其中的逻辑关系、辩证思想,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顺着此义说“进”——为人为事,进多少、进多久,自然会进无止境。虽是如此,但只要“进”了,就是让人开心的。比如,一个孩子学习进步了,家长开心,老师开心,孩子自己也开心;一个单位工作进步了,领导开心,上级开心,单位职工也开心;一个城市发展进步了,地方开心,中央开心,城市居民也开心。
所以,这种“向前发展”的进,是普遍受人重视和欢迎的,大多数人也会为之不断努力和奋斗。就此而言,谈进说进,方向比什么都重要。要不然,一切进,就毫无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条条大路通罗马。进的路径,相对灵活些。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可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也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但前提是,“罗马”这个方向要对。方向错了,进得越多,进得越久,损失就会越大。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马再好,路费再足,马夫再巧,却“永远到不了楚国”,那又有什么用呢?!
现如今,这样反面的例子,依然不胜枚举。比如,有的人,小时候,父母把他当神童培养,结果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又比如,有的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不端正,不愿“跑接力赛”、不甘“为他人做嫁衣”,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仅搞垮了当地财政,还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
向前迈步,就是进,包括步幅、步频,即节奏。进无止境,也有个节奏问题。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对于一个省、一个市来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节奏。把握好进的节奏,就需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慢不得”的,哪些事情又是“急不得”的,该“急”的时候不能“慢”,该“慢”的地方不能“急”。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地各级既要有“埋头拉车”的精神,又要有“抬头看路”的清醒。尚未看清楚、想明白的,就应该“稳中求进”“小步慢进”,减少盲目、避免鲁莽。一旦机遇来了,时机又成熟了,进,就要充分利用“手中已有的条件”,想方设法创造“手中没有的条件”,快马加鞭,主动出击。否则,进的良机,或许就会稍纵即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无论是顺境中的进,还是逆境中的进,都少不了精气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进。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城市,要想进,“躺平”是没有出路的。
干事创业,在进无止境的过程中,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关键在于想不想进、敢不敢进、会不会进。因此,有精气神,对进至关重要:有时候是信心,有时候又是动力,有时候更是方法和举措。
从一般意义上讲,进总是好的。拿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进步”了,就值得肯定。但倘若在追求个人进步的过程中,动起了“歪脑筋”,违法乱纪,即便当初“进”得还蛮快的,那又怎么样?最终“进去了”,用前面的进换来了后面的进,那就得不偿失、悔之莫及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就召开新春第一会,宁波市委紧接着召开续会,要求各地、各级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六干”作风,以“人人都要拼、今年要更拼”的精神状态,冲刺决胜“十四五”、阔步迎接“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毋庸置疑,推动一个省、一个市向前发展,只要方向准、节奏稳、精神足,就一定能够实现一个旧“进”的圆满收官,和一个新“进”的闪亮开局,做到进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