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变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位老人正在使用“云陪诊”服务功能。老人对着手机说出自己的需求,AI便实时语音播报科室位置、就诊流程等信息,还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复诊等。老人笑着说:“现在看病方便多了,不用麻烦子女请假陪我了”(2月18日《宁波日报》)。
去医院就诊,一怕排长队,二怕就医环节多,摸不着门道。除此之外,患者自己感觉某些部位不舒服,究竟应该看什么科室和医生,心中无数,往往纠结不已。AI数字医生通过了解患者具体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等,就能形成一份预问诊记录,同时给出病情诊断,甚至能开具“用药或治疗”“饮食与运动”建议,以及注意事项、复诊计划,详细而规范。
不难看出,AI数字医生“云陪诊”,针对性地解决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满足了个性化需求,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状况,降低了就医成本,特别是为患者节约了大量就诊时间,也让医生问诊时间缩短,能够集中更多精力和患者进行沟通,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许多智能化技术手段对老年人来说普遍不太友好,高高在上的门槛,往往成为老年人利用智能技术的“绊脚石”。而AI数字医生属于人机交互形式,拥有接近真人的表现力,老年人使用起来自然流畅。同样的道理,语音交互也为部分残障人士提供了便利。
让AI数字医生覆盖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机构,用户服务范围逐步从医疗领域延伸到健康服务等相关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AI数字医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比如针对全新病种及非典型症状,AI系统可能失效;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挑战……只有切实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加快智慧化转型,不断升级功能,提供更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才能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智慧医疗的舒适化和便捷化,让患者更有“医”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