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萍
前段时间,《钱江晚报》刊载了一个美丽故事及相关评论:杭州某小区的关女士,在电梯里悄悄放了一箱橘子,并附了一块手写牌子:“自家水果送邻居尝,自取。”还加了一句提示:“不要往楼下扔垃圾。”看得出来,关女士的真实目的,并非只是请小区居民尝橘子,而是提醒和劝告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方法很巧妙,因此引发热议。那橘子被点赞为“一箱美丽的橘子”,关女士被点赞为“高情商”。
确实,用这种美丽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充满了智慧,启示我们,生活中的不和谐,要用和谐的方法化解。那么,该如何实践呢?故事中藏有答案。
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要热心和谐社会的建设。关女士不是小区解决乱扔垃圾问题的责任人,但她敢于面对,乐于面对,表明她热心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和伟大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经据典:“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老百姓说:“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和谐最好。”建设和谐社会,要人人尽责。热心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的动力。
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要有自信和从容。那一箱橘子表明,关女士有着满满的自信和从容:她懂得,凡是有人群的地方,生活中的不和谐总是存在的,因此很淡定;她明白,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人人有责,人人都应作出贡献、都能作出贡献,因此很积极;她认为,乱扔垃圾的现象是可以化解的,因此很沉稳;她相信,自己的努力会被居民接受,因此很坚定。有了自信和从容,会让人用一种更加宽阔的视角应对问题,会使人在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时变得像流水一样,平静而有力量。
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对人要尊重。关女士在牌子里对乱扔垃圾的人,只有提醒,没有任何指责,显示了她对人的尊重。对于生活中的不和谐也一样。制造生活中的不和谐是不可取的,但是,其中大多数制造者不是故意的,只是偶然而为,是能够接受他人的劝告或批评的,是愿意改正的,所以同样应得到尊重。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不能只靠简单沟通,要有心灵的碰撞,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情境里,心灵的碰撞才会产生预期的火花。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尊重人,是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的前提。
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要学会以柔克刚。那一箱美丽的橘子是以柔克刚的典范。实践表明: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做事不任性,说话不任口,可以避免硬碰硬的冲突,直接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多一些微笑,以柔和的策略处理问题,能够更加顺畅地处理好问题;那些以不争为争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以柔克刚,不是弱者的策略,而是强者的智慧、人生的艺术,也是化解生活中不和谐的艺术。
用和谐的方法化解生活中的不和谐,要掌握好技巧。关女士在化解小区乱扔垃圾的问题上,是很有技巧的。她采用的方法,除了以柔克刚以外,还有:简洁明白,成本不高,不用解释,不用声张;无论男女老少,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不会引发争论;新鲜生动,引人关注。和谐,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智慧去维护,掌握好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落实好这头等大事,用和谐的方法化解好生活中的不和谐是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