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持续火爆。记者注意到,导航平台上出现了不少用剧中人物配音的语音包,如太乙真人、哪吒、李靖等,大部分是AI模拟的声音。“这些语音包是经过授权使用的吗?”“上传到平台的语音包能不能放心使用?”不少网友有疑问。(2月20日《现代快报》)
《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现象级电影,其IP价值不言而喻。商家利用电影热度进行营销本无可厚非,但必须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电影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台词、配音等都属于受保护的作品范畴,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即构成侵权。当前导航平台上出现的AI模拟语音包,如果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就可能涉嫌侵犯电影制作方的著作权。即便使用AI技术进行声音模拟,只要达到使公众误认为原版的程度,就可能构成侵权。这种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AI语音技术的发展为声音模仿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然人的声音受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虽然电影角色声音并非自然人声音,但其独创性表达仍受著作权法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过多起因模仿名人声音引发的侵权案件。这些案例表明,即便使用技术手段进行声音模仿,只要达到足以引起混淆的程度,就可能构成侵权。因此,AI语音包的使用必须获得合法授权,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面对琳琅满目的语音包产品,公众需要增强法律意识。使用未经授权的语音包,不仅可能面临侵权风险,还可能因使用盗版产品而遭受损失。建议公众选择正版授权产品,支持原创,维护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同时,公众也应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系到创作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只有每个人都尊重知识产权,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
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我们必须守住法律底线。商家在蹭热度营销时,要确保获得合法授权;公众在使用相关产品时,要选择正版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繁荣与法律保护的平衡,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维护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为文化创新保驾护航。反过来说,如果任由各种侵权行为发生,则不但是对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伤害,同时也是对知识产权环境的一种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