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借AI之力,筑牢未成年人防沉迷防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2-21 13:59:0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关育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已深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防范未成年人手机沉迷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以往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式青少年模式,难以契合多样化的现实需求,而AI大模型的崛起,正为破解困局提供新思路,让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健康探索数字世界成为可能。

  AI大模型能够依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定制专属防沉迷方案。传统青少年模式设定统一的使用时间和内容限制,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的差异。而AI借助对海量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精准洞察未成年人的使用习惯,量化沉迷风险,进而输出个性化干预策略。比如,针对热衷游戏的孩子,AI可以灵活调整游戏时长,还能智能推荐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游戏;对于沉迷社交媒体的孩子,AI能精准推送优质资讯,引导他们远离低质量信息干扰。这种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更贴合未成年人心理,也更易被接受。

  在监管与支持层面,AI为家长和教师赋予了更强大的能力。借助AI大模型,家长能实时掌握孩子手机使用动态,包括使用时长、常用应用以及内容偏好等关键信息。AI还能生成详尽分析报告,给出专业引导建议。若孩子长时间沉浸娱乐类应用,AI会及时提醒家长介入;发现孩子对特定知识领域感兴趣,AI便推荐相关优质学习资源。这极大减轻了家长监管压力,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AI还能充当未成年人的心灵守护者,提供情感支持与心理干预。手机沉迷背后,往往隐藏着孤独、焦虑或自制力不足等心理问题。AI通过捕捉行为数据与情绪信号,精准识别潜在心理隐患,进而推送针对性的心理调适方案。当检测到孩子情绪低落,AI会推送正念冥想练习、暖心鼓励话语;发现孩子过度依赖手机,AI会引导他们参与户外运动、家庭聚会等线下活动。这种情感关怀不仅有助于摆脱手机依赖,还能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当然,AI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与透明度、技术滥用防范等问题亟待解决。企业在开发AI大模型时,必须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始终,严守安全与伦理底线,确保技术应用的正当性。同时,家长和社会也需提升对AI技术的认知,合理运用技术,避免因过度依赖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陪伴与人文关怀。

  AI为防范未成年人手机沉迷开辟了新路径。未来,随着AI技术迭代升级,有望催生更多创新举措,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社会责任感的彰显。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