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歌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了一起“3人调研10人陪同”的典型案例,曝光了“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求实效”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调研的目的是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但如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那一套,就会跑偏走样。
“脚带泥”式的调研,一直是我们党走好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调查研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工作制度。毛泽东同志32天徒步考察湖南省五县农民运动,通过田埂对话形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这种“行脚丈量、秉笔实录”的调研范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历史镜鉴。
调研多一些“脚带泥”,要坚持依靠群众,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群众实践中蕴藏的丰富智慧,文件上读不到,会场中听不到,办公室里想不到。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不仅在实验室里潜心钻研,更频繁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长谈,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研究成果。作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袁隆平在种粮农民面前谦虚好问、乐于学习,这不仅是谦逊的品格,也是海纳百川的智慧。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实践中汲取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调研多一些“脚带泥”,要坚决摈弃形式主义,真正听实话、察实情。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将调研异化为“基层秀场”,甚至把群众当作“调研道具”,令大家深恶痛绝。多一些“脚带泥”,就要灵活运用“四不两直”方式,可以沿着“精品线”了解情况,更要主动选择“自选线”,通过调研建立问题清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杜绝“调而不研”的情况发生。同时,杜绝调查研究全程在“云端”。如今,“大数据”等新型调研手段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视频会议不可取代促膝长谈,指标数据不能代表群众感受。唯有将“键对键”的数据与“面对面”的体感相结合,方能避免“云调研”沦为“纸上飘云”。
调研多一些“脚带泥”,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民生痛点难点问题背后,往往存在漠视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等不正之风和啃食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以及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等情况。深挖这些问题背后的问题,就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加大下沉力度搞好调查研究,通过入户核实、随机走访、明察暗访、蹲点监督等方式,精确研判问题产生的土壤,找准找实问题发生的逻辑,为后续推动建立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进系统施治、全域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多一些“脚带泥”,走进群众内心,才能冒热气、带露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