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
3月12日,上观新闻以《宁波已成立26家社区社会企业 居委会开公司靠谱吗?》为题,报道了我市社区社会企业的探索实践,详细介绍了鄞州区仇毕星悦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黄鹂社区黄鹂悦鸣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并给予肯定。
居委会开公司不是宁波首创,此前,成都等地已先行先试,宁波还专门组团去成都取经。不过,宁波的步子迈得更大,短时间内就成立了26家社区社会企业,而且鄞州区还出台了《鄞州区社区社会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旨在为社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鄞州区为居委会开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法律层面。《民法典》规定居委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属于特别法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提出,居民委员会可兴办有关服务事业。这为居委会开公司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基于现实需求与资源优势。居委会开公司能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像黄鹂社区完成鹂西走廊改造提升项目,就是利用了靠近小区萧甬铁路西段的长期荒废空间,实现了“用空间换资源”的构想。三是能针对性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如开展老年照料、儿童托管、改善小区设施等。
综合现有社区社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各方反映,把居委会开公司这件好事办好,关键要做好几件事:
首先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社区成立公司后,工作变多了,难度变大了,但兼职不兼薪,“纯靠为爱发电”,时间长了,恐怕不一定能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工作人员的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鄞州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接下来,该区将探索推出经济创收激励机制、畅通职业晋升通道等,多措并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其次是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定期公示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涉及居民重大利益事项,确保经营账目清楚,利润分配合理,杜绝廉政风险。
再次是建立容错机制,这点非常重要。居委会开公司属于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没有先例可循,政策界限不是很清晰,加上社区工作人员并非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商业运营、市场拓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不当、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应宽容他们犯错,避免动辄得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