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警惕“AI推荐”沦为忽悠消费者利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3-14 01:01:1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杨玉龙

  “DeepSeek,请 推荐一款今年的中端手机。”“Kimi,什么品牌的婴幼儿奶粉最好?”……如今,“买前问AI”成为不少人的购物新习惯。与此同时,一些商家尝试通过“AI搜索结果优化”等服务,提升自身品牌或产品在AI回答中的曝光率,以开辟AI推荐营销新阵地。(据3月13日《北京晚报》)

  时下“DeepSeek推荐”已成为众多商家的营销利器。从汽车到护肤品,从电子产品到奶制品,大批品牌在宣传文案中打出“DeepSeek推荐”的标签。现实中,AI推荐更易引流。尤其是,各AI大模型对消费者的产品推荐需求几乎来者不拒,能迅速给出具体的产品建议和详细说明,甚至附上商品图片和产品链接。

  不必怀疑,商家争相以AI作背书是因为看到了潜在的用户需求。诚如媒体所报道,虽然大多数AI大模型目前尚未开展付费推广业务,却按捺不住商家想让自家产品出现在AI回答中的“冲动”。记者调查发现,随着AI推荐走红,“AI搜索结果优化”“AI搜索可见度优化”等服务悄然兴起,成为商家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新战场。

  尽管AI自称为客观推荐,暂无付费营销服务,但其中也蕴藏着“商机”。例如,有的市场营销机构就表示,会选取高权重、高收录的媒体进行一些信息+技术的优化,从而获得AI收录和占位,如果品牌关键词出现在AI回答里,预估至少3万元。也就不难发现,当AI推荐不再客观公正,就有可能会成为某些商家忽悠消费者的利器。

  AI大模型进行付费推广,不能突破法律边界行事。最基本来看,需保障用户的知情权。也就是说,在AI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涉及付费推荐,一方面有必要向用户明确说明这是商业营销行为;另一方面,若属于广告行为,就应该打上广告标签。毕竟,广告侵入AI唯有合法合规行事,才能够让用户放心使用。

  针对广告侵入AI现象,监管部门应当重视起来。诚如有的媒体表示,“即便是有着强思维能力的推理大模型,也无法避免‘幻觉’问题。如果生成内容本身就不够准确,再匹配一些‘错误广告’,用户的踩坑率便更高了。”相关部门应当主动出击,对AI予以规范,既要防范非法广告的侵入,更应通过警示增强用户的防范意识。

  “AI推荐”绝不能沦为忽悠消费者的利器。当然,更须注意的是,山寨DeepSeek网站和木马病毒的出现。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发现了仿冒DeepSeek官方App的安卓平台手机木马病毒。所以,用户在AI等新技术面前,必要的防范意识不能缺失。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