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校企同台参与技能大赛有助于产教融合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3-18 09:36:32  稿源: 宁波晚报

  王学进

  宁波市第19届中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技能大赛日前举行。本次技能大赛一共将进行83个赛项的比拼,截至目前,已经有39个项目开赛。在83个赛项中,设立校企协同赛的共有36项,这也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最大规模引入企业同场竞技的一届。3月12日甬派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年年都在举行,相比此前举行的第18届大赛,第19届大赛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大赛为媒,校企协同。

  就竞赛本身而言,企业参赛似乎更有优势。以3月11日举办的“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赛项”为例,其考察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园林微景观的设计水平与制作能力,应该说,相比学生选手,企业选手的设计思维和制作能力可能更胜一筹,后者毕竟在相关岗位上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制作能力,他们获奖的概率更大些。从比赛结果看,企业组的代表凭借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商业设计思维,展现了行业一线的实战水准,确实高。

  但企业参赛的意义并不在于奖牌花落谁家,而是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恰如指导教师周海光所说,“学生作品在创意上更具活力,而企业队伍则胜在工艺细节,这种碰撞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前进方向。”

  具体而言,企业参与大赛能将行业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标准融入比赛内容,让学生提前见识课堂上还来不及学的知识和能力,能更好地对接产业需求。企业参赛还能将企业文化、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引入大赛,譬如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参赛更大的意义还在于能促进就业。校企融合的技能大赛为企业和学生搭建了双向选择的平台。在大赛过程中,企业可以提前发现优秀人才,学生也能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用人需求。报道称,比赛现场,有企业前来寻找优秀作品,如果作品被看中,可能直接被选用进行合作,真正实现“作品即产品、赛场即市场”的产教融合目标。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科竞赛,它更注重实战能力和实用性,更强调学以致用,故比赛项目的设置、考察的重点、评分标准的制定等都必须着眼于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接产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就此而言,希望今后每届技能大赛都能邀请更多相关企业同场竞技。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