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
包子、豆浆、油条、粢饭团……在镇海区九龙湖镇田顾工业区,有一整排便民早餐点。这些摊位整洁有序、证件齐全,很受居民欢迎,来买点心的顾客络绎不绝。殊不知,几个月前,这里常出现流动摊贩,环境脏乱差,是市容管控的一大难点。(3月20日《宁波晚报》)
据报道,田顾工业区位于镇海九龙大道附近,工业厂房较多,因此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生产、生活。但该区域周边早餐店很少,早餐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流动摊贩看到其中商机,赶来出摊。他们无序摆放、占道经营,扰乱交通秩序,增加群众出行难度;同时,他们采取“打游击”战术逃避监管,虽被反复处罚,但因违法成本较低,屡教不改。镇综合执法队、田顾村以及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三方对接沟通研判后,决定大胆创新,对流动早点摊进行合法合规改造,指定合适经营位置,并为他们办理公共场地摆摊“经营临时许可”和“临时营业执照”。
曾几何时,在一些城市,“早点摊”因占道经营影响交通,乱扔垃圾破坏市容,而被当地城管部门“一刀切”地予以取缔。虽然“早点摊”被取缔、被禁止之后,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确实大有改观,但没有“早点摊”,无疑少了一股“烟火气”。
近年来,各地城市“早点摊”摊贩和城管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了驱赶摊贩,城管也是绞尽脑汁,有的强行没收摊车和厨具,有的给予经济处罚,更有甚者,用高压水枪驱赶摊贩,让城管成了“暴力执法”的代名词。
一边是“早点摊”给城市带来了烟火气,一边是“早点摊”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如何平衡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关系,考验着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此次,镇海区九龙湖镇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既彰显城市管理温度,又体现城市管理智慧,较好地平衡了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关系,契合了民意。这说明,只要城市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早点摊”对于民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就会善待、善治“早点摊”,而非“一刀切”式的取缔和禁止。
为早点摊办理“临时营业执照”是城市善治的一面镜子。期待各地学习、借鉴和推广镇海的好做法,多些“摊贩视角”,多些“民生关切”,通过办理“临时营业执照”“临时经营许可证”等便民举措,既让“早点摊”合法化,又让“早点摊”给城市带来“烟火气”,给民众带来“民生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