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重磅发布。这份意见聚焦于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送、销售、消费、进口等全链条、各环节监管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个方面共21条具体协同监管措施和机制,旨在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事件却屡屡刺痛公众的神经。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恰似一场漫长的接力赛。看似简单的食品供应链条,隐藏着诸多监管难题。就像木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未婚那块木板,食品安全防线往往在某个被忽视的环节决堤。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权益。守牢食品安全底线,需要各环节共同发力,强化全链条监管。
《意见》不仅将监管触角延伸至贮存、运输、寄递等过去容易被忽视的盲区,而且很多规定切中了当下食品安全监管的要害。在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方面,明确了生态环境部门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的职责,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在食用农产品不同阶段的监管分工,以及两者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上的具体协作要求。这意味着从农产品的源头开始,就有了清晰的监管责任划分。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方面,《意见》要求许可部门严格落实审查要求,严禁擅自改变许可条件或未经审查即予许可,这是从市场准入的源头把控食品安全。特殊食品注册许可制度的完善,以及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的健全,都为食品生产经营的合规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食品贮存和运输环节,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此次《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食品贮存监管制度,落实食品贮存主体责任,建立实施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等措施,可谓对症下药。
网络食品销售新业态近年来蓬勃发展,《意见》要求压实网络食品销售从业主体责任,要求网络交易平台严格审查入网销售主体资质,同时强化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问题协同治理,多部门联合出击,让违法者无处遁形。《意见》强调要健全餐饮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协同管理机制。此外,随着进口食品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内市场,《意见》要求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实时调整疫区食品和问题食品清单,防范进口食品安全风险。
好的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但制度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落实。《意见》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唯有真正落地生根,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企业和个人不敢再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监管,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全链条监管体系的构建,既是对民众关切的制度性回应,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答题。要让纸上的条文落地为舌尖上的安全感,需要监管部门走出“监管舒适区”,在田间地头、物流园区、电商平台等各个环节构筑起全天候的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