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波
3月19日,2025年宁波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甬超联赛)新闻发布会暨分组抽签仪式举行。据悉,今年甬超联赛有六成参赛队员来自宁波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体现了宁波校园足球的扎实基础和丰富成果。(3月20日《宁波日报》)
以体育人,让青少年在体育文化的浸润中、在体育运动的陪伴下,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练意志,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能为个人发展夯实根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凝聚更大力量。
青少年有大量时间在学校度过,校园是孩子们培养运动习惯、提升身体素质的关键场所。体育活动时间多少、体育课怎么上、校园比赛办得如何,成为近年来各地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力点。
前不久,宁波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校依法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有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深切关怀,也折射出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
一些青少年怀有“足球梦”“篮球梦”“棒球梦”……然而,每当升学季来临,在体育和学业之间,许多孩子会面临一个抉择,要么全力投入体育训练,争取进入职业化通道,要么离开赛场,把更多精力投入学业。在这个分水岭上,一批还没有展示出体育天赋或者自己感觉天赋不足的孩子,不得不提前“退役”。因为职业化道路狭窄,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走“阳关道”,而不是“独木桥”。
其实,体育和升学并不矛盾,且不说得益于体教融合的成果,学生和运动员的界线变得模糊,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学生相得益彰。体育不仅为校园时光添彩,而且在整个人生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业余体育爱好陪伴终身,健身强体,让人一生受益。
今年甬超联赛有六成参赛队员来自校园,这些球员实现了从校园足球到业余足球的跨越,成为甬超联赛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为宁波足球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校园足球与社会足球的衔接,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推动了宁波足球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目的是让青少年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绝非仅仅为了竞赛成绩。在这个前提下,为更多有体育梦想的孩子铺平成才之路,是深化体教融合的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