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萍
据《宁波晚报》报道,在奉化方桥蔬菜批发市场做生意的范礎月和丈夫,乐于在做好赚钱生意的同时做好“不赚钱的生意”。他们每月向困难户定点送菜,台风天向安置点送菜,只送不卖,最近,他俩又将1500公斤青菜分别送到相关单位。这种“不赚钱的生意”,他们已经做了多年。不求回报的付出最动人,他们的精神值得尊敬,他们的做法值得仿效。
“不赚钱的生意”是社会所需。总会有人遇到一时困难,需要帮扶;总会有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需要帮助;总会有些单位供应条件不好,需要照顾;总会有的地方和人受到灾害,需要救助。卢梭说:“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不赚钱的生意”是社会不可或缺的。
“不赚钱的生意”是经营者的责任。著名的晋商,他们的精神里有这样的要求:以商报国,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经世济民。“不赚钱的生意”既是责任,也是荣耀,是对社会最有效的回报。
“不赚钱的生意”是正能量的传递。每一笔生意都是对善良的坚守,每一次付出都在让世界变暖,能带动人们携手公益,用点滴善举汇成爱河,温暖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不赚钱的生意”是经营者的自我升华。树坏在根,人坏在心,范礎月夫妇遵循着家人的教导:“学会的要教人,赚到的要分人”,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乐于做“不赚钱的生意”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不赚钱的生意”其实是大有“赚”头的:受人称赞,“赚”到了尊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赚”到了快乐;受人信任,“赚”到了顾客,使赚钱的生意更加赚钱,范礎月夫妇过去经营的是逼仄菜摊,如今有了双仓储和农场,就是证明。
乐于做“不赚钱的生意”的已非个别现象。2月24日,四川资阳也发生了暖心的一幕:一名卖菜老人捧了一堆零碎钱去买种菜要用的水泵,最大的面值只有10元,老板看出了他的不容易,把一台定价298元的水泵作价60元卖给他。“不赚钱的生意”越来越多。
有一副改动了3个字的对联:“风声雨声屋漏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期盼更多经营者具有此等家国情怀,成为“情商”。借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在做好赚钱生意的同时,热心做好“不赚钱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