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让未成年网红远离“流量陷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3-27 10:12:13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孔德淇

  在不少社交平台,出现了令人忧心的一幕:一些疑似小学生、初中生将校服改造成“辣妹装”,上穿吊带、下着短裙短裤,还刻意做出眯眼、嘟嘴、吐舌等动作,发布性感舞蹈、变装视频。更离谱的是,部分账号竟由家长运营。相关调查表明,近四成网友在社交平台见过未成年人发布性暗示内容,部分账号粉丝量超百万,“小性感”“纯情女高”等标签沦为收割流量的工具。(3月27日 南方都市报)

  在这场流量狂欢中,未成年人成了被物化的“商品”,过早地被卷入成人化的表演舞台。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熟,无法理解成人世界性感符号背后的性化凝视,在收获点赞与打赏时,也察觉不到数据背后潜藏的剥削风险。正如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所说,当媒介模糊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童年的消逝便难以避免。在此事件中,这种消逝加速演变成了一场露骨的商业变现。

  未成年网红问题背后,平台算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公然艾特平台官方账号,要求“多推未成年人跳舞”,而算法模型基于高点击量、高推荐量的闭环逻辑,将此类内容源源不断地推向流量池。这种以用户停留时长为导向的机制,导致越是猎奇、刺激的内容越容易得到推荐,平台内容生态持续恶化。与此同时,部分家长把孩子当成“摇钱树”,策划性感表演,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平台对评论区低俗言论过滤机制失效,甚至默许灰色交易,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乱象。

  这场裹挟着软色情与资本逐利的狂欢,肆意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挑衅社会道德底线,必须被按下停止键。根治这一痼疾,不能止于运动式整治,而需构建多方协同的长效机制。

  尽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平台对儿童内容实施分级管理,但实际操作中,“软色情”界定模糊、处罚力度不足,违规成本较低。平台必须摒弃“流量至上”的运营逻辑,优化算法推荐机制,设立未成年人内容专属审核通道,对涉及儿童的作品进行二次人工复核。同时,公开审核标准,引入第三方监督,防止“选择性执法”,守住内容管理的首道防线。

  仅靠平台自律远远不够,监管部门的介入同样不可或缺。监管部门需加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内容分级细则,明确“软色情擦边”的界定标准,并对违规账号实施“连坐式处罚”,封禁账号的同时追溯运营者责任。通过强化制度约束,提升监管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为平台运营划定清晰的红线。

  家庭与学校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方面,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补上数字时代的教育课迫在眉睫。家长要认识到,让孩子过早参与流量争夺战,无疑是将孩子推向危险的漩涡。学校则需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行为模式。

  网络空间是一个整体,社会公众的行为也会对网络生态产生影响。须知,每一次对擦边内容的点赞、每一句轻佻的评论,都在为乱象添柴加火。抵制低俗内容,既是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对文明底线的守卫。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守护未成年人,让他们远离“流量陷阱”,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也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多方合力筑牢防线,才能让童年回归纯粹,避免“被催熟的一代”成为流量经济的牺牲品。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