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4S店强制购买车险的坏毛病决不能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3-28 09:37:26  稿源: 宁波日报

  海 凝

  暗访体验20个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主流品牌的45家4S店,12个品牌存在强制消费者在4S店购买首年保险的情况——3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体验及销售备案合同点评情况,披露五大合同陷阱、三大销售乱象(3月26日澎湃新闻)。

  “3·15”刚过,浙江省消保委就曝出新能源汽车4S店的诸多问题,有点“天天3·15”的意味。在我国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今天,部分4S店无论是强制消费者购买首年车险,还是在合同中挖陷阱等,无疑都在损害消费者权益,不利于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以购买车险为例,按说,消费者有选择权。但在暗访的45家4S店中,有18家4S店的工作人员,在销售车辆过程中存在强制消费者在该店购买第一年汽车保险的情况,甚至表示“否则建议去其他门店”。

  这种霸道,既体现在无视消费者权益,也体现在无视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经销商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可见,4S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行为违法。根据法律,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这18家4S店工作人员为何我行我素?答案是,强制购买保险的收益可能大于违规罚款的额度。

  相关资料显示,4S店强卖的车险价格,普遍高于消费者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的价格。这意味着4S店及其销售人员可以赚取差价。当4S店强制卖出很多份保险,其获得的收益远高于3万元罚款,自然不在乎相关规定。何况,有些地方部门只警告不罚款。

  4S店强制消费者购买车险的毛病早就存在,无论在新能源汽车4S店还是非新能源汽车4S店,都存在这种现象。2019年,原银保监会下发《4S店兼业代理机构捆绑销售保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4S店开展自查和抽查,保护消费者权益。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很多4S店依然利用强势地位逼迫消费者购买车险。此外,部分4S店工作人员还存在引导消费者贷款购车、声称买车需额外支付贷款手续费或综合服务费等乱象,销售合同暗藏着交车时间不明确、违约责任模糊、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等陷阱。

  显然,部分新能源汽车4S店通过销售乱象、合同陷阱侵害消费者权益,是在拖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后腿,与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精神唱反调。对这些“坏毛病”决不能惯着,必须采取精准有力的治理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助推新能源汽车消费。

  浙江省消保委暗访发现的问题不只存在于浙江,在其他省份也存在甚至更严重。这应引起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要么鼓励消费者举报,要么也效仿浙江进行暗访,对违规4S店依法进行警告或罚款,以呵护消费者信心。

  当然,治理4S店捆绑保险,也需要保险主管部门介入。4S店与保险公司存在利益勾连,所以才会强卖车险。另外,哪些品牌、哪些4S店存在问题,不妨逐一点名提醒消费者注意。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