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游烟”治理须柔性劝导与法治托底并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3-31 09:32:1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江德斌

  上海对边走边抽烟的“游烟族”出手了,3月中旬起,率先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等8个游客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推进室外“游烟”治理,形成示范效应。这一举措实施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3月30日澎湃新闻)

  走在路上,前面突然有人“吞云吐雾”,烟雾和烟味随风飘散,糊人一脸…… 这些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就是“游烟”。目前,上海成人吸烟率已逐步下降至19.2%,但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仍达47.6%,室内控烟状况不断向好,但室外二手烟情况却不容乐观。上海市万人“游烟”调查显示:近六成市民经常遭遇“游烟”(一周内遇到游烟不少于3天),逾九成市民对“游烟”表示反感。

  由此可见,上海治理“游烟”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既是为了回应市民的现实需求,也可通过小范围试点,逐步探索适宜的治理措施,便于进一步实施全面控烟行动,将二手烟的危害降到最低。《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在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如果发现违规“游烟”可进行劝阻、举报,对违者个人可施以罚款等处罚。这也给治理“游烟”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户外控烟行动的开展。

  从报道看,上海市主要通过在网红地标开展志愿者劝导、增设禁烟标识提示、撤除商户外摆烟灰缸、常态化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室外不随处吸烟”,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毕竟,相比室内控烟,治理“游烟”的难度更大,主要是“游烟”的范围不固定,户外抽烟者的行为不可测,缺乏强制性制约手段,所以采取审慎而克制的柔性化劝阻方式,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你善良”。

  这种柔性策略避免了“一刀切”引发的对立情绪,缓解了可能诱发的冲突矛盾,但也有市民质疑,没有罚款等强制手段配合,仅靠“劝善”能否长效?事实上,一些人“该抽还是抽”,志愿者也难以全天候覆盖和管理。部分抽烟者还会主动躲避志愿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使得劝阻的效果减弱。

  显然,治理“游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打好“持久战”。并且,要在文明劝阻的基础上,完善户外控烟制度建设,加快落实户外控烟法规,对违规者依法实施处罚,让抽烟者认识到“游烟”的违法代价,产生“敬畏心”,主动遵守控烟法规。

  上海治理“游烟”试点如果取得成功,将成为全国控烟的新范式,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响应大众的呼声,加入治理“游烟”的行列中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借鉴经验,让更多的人摆脱“游烟”的危害。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