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学校紧盯学生发型皆因“标准化思维”作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4-03 10:49:4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陈广江

  近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一学生家属反映称,其妹妹在永定三中就读,被要求剪短发,否则不让去学校。4月1日,永定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复称,区里并没有强制剪发规定,只是在仪容仪表方面有对应的引导和建议(4月1日澎湃新闻)。

  强制要求学生剪头发的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争议,在多地中小学校出现过。简单梳理不难发现,类似事件有不少共同点。比如,一旦被学生投诉举报,或者被媒体曝光,校方乃至当地教育部门的解释往往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用心良苦,担心学生留长发影响学习,甚至引起早恋;二是存在误解,学校并没有强制学生剪头发,若有此现象,就是班主任工作方式不当。

  一些学校为何总是紧盯学生的发型不放?对学生发型的严苛管控,实际上是教育管理中“标准化思维”的延续。一些学校将整齐划一的外表视为纪律严明的象征,认为统一、简明的发型,能避免分散精力、抑制不良倾向,从而让学生更专注于学业。这种育人逻辑背后暗含一种假设: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外在的“干扰”必须被剔除。

  然而,这种假设根本经不起推敲。青春期对美的感知与追求,是人格成长的一部分。将“爱美”等同于“分心”,无异于将人性中的自然需求妖魔化。学校以“防止早恋”为由要求学生剪短发,暴露的恰是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误解,因为情感萌动不会因头发长短而消失,压抑反而可能催生更隐秘的对抗。管理者担忧发型“影响学业”,却鲜少追问:真正干扰学习的,是长发还是环境?成绩与发型并无必然联系,过度管控反而可能激发逆反心理。

  更值得追问的是,教育究竟需要“整齐划一”还是“个性多元”?要求女生剪“男装头”、男生留平头,往往伴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本质是对个性的规训和压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而非生产标准化的“产品”。一些学校对发型的过度管控,暴露了功利化教育的弊端,即将学生视为分数机器,忽视其情感与个性需求。若学校连学生的一缕发丝都无法包容,又如何教会他们尊重差异、理解多元?

  说到底,头发长短无关学习和品行,更不会决定未来。一个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反而能滋养出自信阳光的灵魂。与其紧盯学生的发型,不如构建更包容的校园文化,让教育回归对人的尊重。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