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短剧行业的高薪叙事是一场流量营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4-14 10:30:4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王志顺

  近日,一则“短剧演员日薪2万”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对短剧行业的瞩目。然而,剥开“暴利”的外衣,短剧行业的真相却更像一场资本催生的“冰与火之歌”:一边是头部演员日薪数万的造富传说,一边是普通从业者日均百元的生存挣扎;一边是平台豪掷千万押注爆款,一边是素人交钱买课沦为韭菜。这场看似遍地黄金的狂欢背后,折射的不仅是行业的野蛮生长,更是互联网流量逻辑下内容产业的深层焦虑。(4月13日《极目新闻》)

  短剧行业的高薪叙事,本质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营销。头部主演日薪3万、7天拍完80集的“神话”,不过是资本为吸引眼球制造的噱头。数据显示,超九成演员日薪不足千元,群演收入甚至低于外卖员,而日均14小时的工作强度远超传统影视行业。这种“金字塔式”的薪酬结构,恰似直播行业的翻版:平台与资本合力捧红少数“顶流”,再用他们的光环吸引海量素人入场,最终形成“用梦想发电”的廉价劳动力池。

  更值得警惕的是,短剧行业正以“高薪速成”为诱饵,孵化出一条灰色产业链。市场上涌现的“短剧医生”“推广培训”等新职业,往往标榜“零基础月入过万”,实则通过售卖数千元的“剪辑秘籍”“流量密码”收割韭菜。某机构甚至将“短剧演员培训”包装成48课时1.25万元的高价课程,这与昔日微商、知识付费的割裂套路如出一辙。当造富故事沦为镰刀工具,行业的信誉危机已然埋下伏笔。

  短剧行业的爆发,本质是互联网平台对流量的极致焦虑。抖音、拼多多等平台批量投资短剧,并非为了培育优质内容,而是将其视为延长用户停留时长的“数据鸦片”。在这种逻辑下,短剧创作沦为算法的奴隶:制作周期压缩至3天拍30集,剧本要求“前三秒必反转”,甚至出现“边拍边改剧本”的荒诞模式。某导演坦言:“剧组每天工作20小时,演员台词全靠提词器,这和流水线生产罐头有何区别?”

  这种“流量至上”的工业化生产,正在扼杀内容创新的可能性。数据显示,当前热播短剧中,豪门恩怨、战神逆袭、甜宠虐恋等同质化题材占比超八成,而剧本抄袭、擦边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当内容沦为算法的饲料,短剧或许能制造一时的流量狂欢,却注定难以诞生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

  短剧行业并非没有转机。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开设短剧培训班,意味着行业开始寻求专业化转型;部分团队尝试品牌定制剧,探索“内容+消费”的新模式;而观众对优质短剧的需求(如《猎爱》登上免费榜前三)也证明市场潜力仍在。但要让短剧摆脱“快消品”标签,需解决三大症结:‌一是建立行业标准‌,对演员薪酬、工作时长等明确规范;‌二是打破算法霸权‌,给予优质内容流量倾斜;‌三是强化监管‌,严打培训欺诈和内容违规。

  短剧行业的狂飙突进,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数字化时代内容产业的集体困境:在流量与资本的合谋中,创作初心与商业利益该如何平衡?当“7天拍80集”成为行业标杆,我们或许更该追问:短剧的尽头,究竟是下一个文化风口,又或只是互联网泡沫的又一个注脚?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