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人形机器人首场马拉松“跑”出科技新赛道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4-21 11:00:11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唐传艳

  堪称科幻电影大片!19日7时30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京开跑!这声发令枪响,开创历史。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人类选手同时出发,共跑21.0975公里半马赛道。北京亦庄这场特别的马拉松赛,办出了全球“独一份儿”。起跑线前,人类运动员举起手机,与机器人选手拍照;人形机器人轻挥手臂致意。一出发,欢呼阵阵。(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为体育赛事,这场比赛或许并不算完美。从传统竞技视角看,机器人选手的稳定性、互动性与人类存在明显差距。比赛中部分机器人因平衡问题跌倒,换电环节仍显笨拙,观众期待的激烈竞争氛围也被技术调试的间歇打断。赛事规则对机器人“完赛”的定义较为宽松,与人类选手的体能极限挑战难以形成对等比较。若仅以体育观赏性衡量,这场“人机共跑”更像一场大型技术路演,而非纯粹的运动竞技。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恰恰凸显了科技与体育跨界试验的探索价值。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场比赛的意义非同小可。这场比赛首次将人形机器人置于真实复杂场景中连续运行两小时以上,相当于对其硬件和算法进行了一场极限压力测试。赛道上的碎石、弯道、坡度等天然障碍,迫使研发团队优化运动控制逻辑。长距离奔跑对机器人结构设计和电能供应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很高,这些在实验室难以模拟的动态问题,通过一场赛事集中暴露并加速解决,为技术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数据。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场比赛对于加快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推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赛事倒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这种集中式场景验证,比分散的实验室研发更高效,不仅可以降低单一企业的试错成本,而且利于统一技术标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这场比赛暴露出的技术短板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要受到高度重视。顶尖团队与普通参赛队伍的性能悬殊,部分机器人仍依赖预设程序应对固定路线,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薄弱。能源系统的轻量化与高续航尚未兼顾,关键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问题折射出人形机器人行业在核心算法、供应链整合、成本控制上还存在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

  人形机器人实现全球首“跑”,既预示着机器人科学技术将跑在全球最前列,也“跑”出科技发展的新赛道。这场赛事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释放出“以场景驱动创新”的明确信号。机器人经受马拉松级耐力考验,离进入工厂、家庭、救灾现场就更近一步。由此看来,这场比赛的特殊意义不在体育赛场,而在尖端科学技术等更广阔的赛道。机器人在赛场上跑出的一小步,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大步。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