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华
“五一”假期临近,各地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不少游客早早通过网络平台预订酒店,不料遭遇订单被取消、价格大幅上涨的困扰。南京、贵阳等地已有多起游客投诉案例:原本确认的低价订单,到了假期前夕被酒店以各种理由单方面取消,重新订房时,价格已飙升数倍。
商家敢把白纸黑字的订单当废纸,背后是笔明晃晃的账本:节假日房价暴涨数倍,毁约赔偿不过三五百。当违法收益是成本的几十倍,某些商家自然会把契约精神抛到九霄云外。
更让消费者憋屈的是,维权像闯关游戏——和酒店扯皮、跟平台拉锯、向监管部门举证,好不容易走到投诉环节,还可能遭遇“踢皮球”式推诿。
破这个局,监管部门要当“黑脸包公”。南京、苏州等地对毁约酒店开出50万元罚单,这种“痛到肉里”的处罚才有震慑力;景德镇推行的“诚信承诺书”值得推广,更要建立全国联网的信用档案,让失信商家接不到团、贷不到款。平台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该建立“价格波动熔断机制”,对节前异常涨价的酒店直接下架。
旅游经济是门长线生意,靠的是回头客和好口碑。杭州西湖边百年老店楼外楼,疫情三年宁愿空着包厢也不毁约涨价,换来的是如今天天排长龙的盛况。对商家而言,金字招牌比黄金周的暴利更值钱,诚信经营才是最长久的生意经。
一纸订单,承载着消费者对诗与远方的期待。当商家把订单当废纸,毁掉的不只是游客的假期,更是整个行业的未来。只有让毁约者付出惨痛代价,让诚信经营者尝到甜头,才能守住旅游市场这块金招牌,让每个游客都能放心订房、安心出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