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
“爸爸,您太少笑了,明明您在回妈妈消息的时候很幽默,为什么在我面前板着脸呢?我希望您多笑笑!”这是北仑区长江小学402班李辰蕙小朋友在“爸爸成绩单”上写的评语,爸爸也给辰蕙留下一封信:“我会在家里保持微笑,露出八颗牙齿。”这是北仑区长江小学家长会上的一幕,是一场关于父爱的“摸底考试”。(4月29日《宁波晚报》)
“孩子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孩子最大的烦恼是什么?”这些看似普通的题目,却让不少父亲难以给出正确答案。“爸爸成绩单”如同明镜,清晰映照出父亲对孩子成长细节的陌生。而孩子们在成绩单上写下的评语,更是令人动容——这份成绩单以充满创意的方式,唤醒了沉睡的父爱。
在许多家庭中,父亲因工作压力等原因,常常在亲子教育中缺席。为此,一些学校采取了特殊措施:有的规定周三必须由父亲接送孩子;有的要求家长会中父亲至少出席一次,甚至专门召开父亲专场家长会。这些举措的目的,均在于唤醒父爱。但从现实来看,唤醒父爱并非易事,仅凭一两次活动,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爸爸成绩单”却另辟蹊径,它让父亲们重新审视自己,意识到对孩子关爱的不足;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表达对父爱渴望的契机,促使父亲直面自己在情感陪伴上的缺位。
父爱不应仅仅是给予孩子物质保障,更需要对孩子生活的深度参与,要多些倾听、陪伴与理解。“八颗牙微笑”的承诺,看似简单,实则是父亲们决心改变的起点,是父爱被唤醒后的具象化表达。
“爸爸成绩单”引发的父爱唤醒行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让社会更加深刻认识到父爱长期缺席的危害,因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其坚韧、幽默与大局观,是塑造孩子人格的关键养分;另一方面,它促使众多父亲进行自我反省,即便工作再忙碌,也应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健康、完整的爱。值得称赞的是,与“爸爸成绩单”配套的“爸气课堂”“超人运动会”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父亲陪伴孩子,在共同学习、运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亲子关系,使父爱从抽象的概念,化作日常生活中一个个温暖的瞬间。
“爸爸成绩单”不仅是一份简单的评价表,更是唤醒父爱的催化剂。它时刻提醒着每一位父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亲的参与和陪伴至关重要。唯有唤醒沉睡的父爱,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父母完整的关爱下,成长为自信、勇敢且充满爱的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