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随着二次元文化持续升温,购买徽章、盲盒、立牌等“谷子”(二次元IP周边产品)成为年轻人表达热爱的常见方式——从“吃谷”(购买周边)到“端盒”(整箱购买盲盒),爱好者们为收集心仪款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然而,这股消费热潮背后也潜藏着冲动消费、盗版泛滥、天价炒作等风险。近日,宁波市消保委针对“谷子经济”背后的消费乱象发布警示,结合多起真实案例,揭露“谷圈文化”的四大消费陷阱,并提供全方位消费指引,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非理性消费问题。(5月5日中国新闻网)
这无疑是一记及时的警钟,但仅仅发出消费警示远远不够。当前,“谷子经济”市场乱象丛生,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比如问题突出的“暗箱操作”,商家宣称“隐藏款概率为1%”,却既不公示抽取规则,又在后台肆意操控出货量,将隐藏款异化为“割韭菜”的利器。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诚信原则,更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商家这种暗箱操作的行为,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隐形PUA”式消费则更具隐蔽性和危害性。部分“谷圈”社群以藏品稀有度划分圈层,宣扬“无稀有款不配混圈”的畸形价值观,将原本基于兴趣爱好的消费扭曲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攀比竞赛。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这种不良风气的裹挟下迷失自我,陷入过度消费的深渊。这无疑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严重伤害。
要让“谷子经济”摆脱乱象,回归健康发展轨道,青少年要学会自保。面对琳琅满目的“谷子”产品和商家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青少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前,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真实信息,不盲目跟风,不被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迷惑。同时,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避免因冲动消费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谷子经济”。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购买自己喜欢的周边产品;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分辨是非善恶,提高抵御不良消费观念侵蚀的能力。当发现孩子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时,家长要及时干预,引导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暗箱操作”盲盒概率、销售盗版“谷子”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维护市场秩序。行业协会要发挥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商家诚信经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学校、社区等也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消费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消费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文化催生的新兴经济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绝不能忽视其背后的风险,不能让“谷子经济”沦为不良商家谋取私利的工具,更不能让它成为伤害青少年的“温柔陷阱”。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能让“谷子经济”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