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5-07 10:39:00  稿源: 宁波日报

  罗浩声

  一段时间以来,有个提法引人注目——在谈到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工作时,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强调,要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一要求,很有现实针对性,传递出新的信号。

  何谓“难而正确的事”?从现实语境分析,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做的事是正确的,方向要对头,不能出现偏差。二是这件事很难,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成的。在“难而正确”的前面,再冠以“长期主义”,则意味着,这件事难上加难——很可能投入很大,付出很多,短期内出不了成效,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

  既然这么难,又要长期坚守,这样的事,还有没有必要干?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做“难而正确的事”,已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尽管过程会异常艰辛,但是越到后面,道路会越走越宽广。因为,在“危”与“机”并存的时代,不管是一个城市也好,还是一个国家也好,不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有的事,再难也得上。

  当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人工智能领域杭州“六小龙”的横空出世。这股“科技旋风”来势之猛、影响之大,让不少城市危机感十足,纷纷开启“自我反思”模式。人工智能浪潮涌动,全国海量企业抢滩角逐,为何“六小龙”遥遥领先、脱颖而出?成功的密码,恐怕就是敢于跳出“舒适圈”,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创新突破,是需要基础和条件的。过去我们在技术领域,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不也发展了吗?这种认识是狭隘的,也是错误的。简单复制,轻松“跟跑”,就只能在低水平徘徊,永远也占领不了创新的“制高点”。这些年,关键领域频频遭遇“卡脖子”的经历,说明核心技术“抄”不来,也买不来。所谓的“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没有长期主义的坚守,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创新的阳光大道。

  现在,国与国之间,在科技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城市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很多地方在互相较劲。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倡导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一种难得的清醒。这样的态度和决心,值得充分肯定。

  身体力行地推动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首先得有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为官从政、干事创业的总开关。从以往情况看,政绩观一旦偏差,必然会偏离长期主义的路线,热衷于去做那些见效快、容易出政绩的事情,就不会费心尽力地去抓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还需要战略定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难不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难不难?持续推动反腐败斗争,难不难?很显然,这些事情,都很难。但这些事,都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都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都是“难而正确”需要长期做下去的事。办好这些事,必得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下去。

  长期主义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需要用行动来实践、体现。以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贵在长期,难在长期,也成在长期。这要求我们,谋发展、做决策,不能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不能哗众取宠、朝令夕改,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始终胸怀大局、放眼全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样的格局,才是大格局;这样的境界,才是大境界。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