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无影灯下9年的守护,让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护士董麟浩对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一次,一名女性患者刚被推进手术室,看见董麟浩在做准备工作,她情绪就激动了起来,强烈要求换一名女护士。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董麟浩退出了手术室。“不过好在,现在男护士越来越被大家认可。”董麟浩笑着说。5月12日潮新闻
伴随着社会变迁,突破固化思维的男护士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包容乃至认同欣赏。不论是“护士兄弟”,还是“男助产士”,从“被嫌弃”到“被夸赞”,从“被拒绝”到“被点名”,男护士职场境遇的变化既需要通过自身出色的角色扮演来“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也离不开公众观念的重塑与更新。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当下,一些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逐渐被打破;不少女性干着一些原本被认为是“男人干的活”,一些男性也做了一些原本被认为是“女人做的事情”。男性进入护理行业并不是抢了女性的饭碗,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满足差异化、个性化的医疗需要。
情绪性的先入为主,部分人建构了一道人为的藩篱,让男护士这一职业选择一度被戴上“有色眼镜”。有些人对男护士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既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有利用自上而下的歧视来建立优越感和身份认同的因素——有些人热衷贬低他人,实际上就是为了抬高自己,以此来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更有能力与本事。
男医生常见,男护士却很少见,为何?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医生是体面、光鲜的社会精英,护士则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护理人员。在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社会互动的过程中,男性护理人员也难免要“受气”。为了避免被他人贴上负面的标签、被赋予某种不光彩的色彩,一些男性宁可从事其他收入更低的行业,也不愿意成为“护士先生”。
在一个流动、开放、融合、共享的时代里,很多行业都需要男女共舞,而不是单一性别的“一枝独秀”。一方面,要提升男护士的薪酬待遇、拓展男护士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同样拥有“人生出彩”的渠道;另一方面,全社会要转变观念,给予男护士更多的尊重、信任和社会认同。只有多管齐下,男护士才会越来越多。
就业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秉持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的男护士,并不会损伤女性包括产妇的隐私、权利与尊严。不因性别而自我设限,努力成为自己最好的作品,男护士大有可为。“男护士越来越被认可”犹如一面镜子,鼓舞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在职业选择的时候要勇于不走寻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