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诚信超市”,让诚信的价值熠熠生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5-14 09:49:53  稿源: 宁波晚报

  郭元鹏

  在宁波市宁丰社区,一间15平方米的“诚信超市”自2016年开业起,便成为社区诚信理念的“标杆”。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近百件日用品,既有板刷、热水瓶塞等“老物件”,也有平价刚需品。这里没有收银员和监控,居民选好商品后自觉投币或扫码支付。8年来,超市累计盈余1207.1元,常有居民多付钱支持运营,更有人捐赠闲置物品丰富货架。(5月13日《宁波晚报》)

  “诚信超市”,不仅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精神坐标,更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丈量出诚信的价值与文明的高度。当居民自觉投币、扫码支付,当超市盈余逐年累积,当诚信文化从一间小店蔓延至整条街区,这场关于信任的实践,正在诠释着诚信最本真的力量。

  “诚信超市”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商业实验,实则是对人性善念与社会信任的深刻叩问。“无人值守”的超市模式,大胆地将交易权完全交予顾客。没有防盗措施,没有监督压力,仅凭一份约定俗成的默契,居民们用行动回应着这份信任——8年累计盈余1207.1元,多付的钱款、捐赠的物品,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成温暖的诚信洪流,证明了“以诚相待”始终是社会交往的底色。

  从“诚信超市”到“诚信街区”,诚信文化的扩散效应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免费租赁的长者单车、便民充电设施、“枫邻享吧”便民小屋……这些由诚信衍生出的公共服务,不仅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社区的精神品格。在这里,诚信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人们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这种“以信换信、以心暖心”的社区生态,让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从疏离走向紧密,让钢筋水泥的城市空间充满人情味,生动诠释了诚信作为社会黏合剂的重要价值。

  “诚信超市”的成功,更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区管理者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既满足了居民对平价商品的需求,又巧妙地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种“小切口、大治理”的思路,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与其大张旗鼓地进行道德说教,不如通过具体的实践场景,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诚信的力量,在互动中培育诚信的习惯。当诚信成为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基层治理也便找到了最坚实的支点。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