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用AI查论文AI率不可取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5-15 21:24:45  稿源: 宁波日报

  潘玉毅  

  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生论文AI检测引起很多关注。近期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关于论文AI率“亮红灯”的抱怨与求助信息大量出现,“论文AI率高到离谱”成为热门话题。一些网友反映,他们的论文经一些论文系统检测后,常被指出AI生成内容比例过高,甚至明明是自己原创的内容,也被误判为AI创作,不得不为此耗费精力去修改,改完再用付费检测系统检测,反反复复,花费不菲(5月13日光明网)。

  学校通过设定标准规范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反对他们大幅照抄AI代写的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人师者,教书育人,希望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用人工智能替代自己思考,个中的良苦用心应当被看见,也值得被尊重。导师要求用付费检测系统检测论文的AI率,就跟以前的查重一样,其目的是避免学术造假。

  但问题在于,以前的查重查看的是论文的原创度,从而判定论文是否抄袭,换言之,可以明确查找到相似表述的源头出处,谁先谁后,一目了然;而一篇文章是否由AI生成,除了AI味特别浓郁的1.0版本,其实并不好分辨。加之检测结果深受“投喂”内容和判断逻辑的影响,真真假假、对对错错谁也说不好。

  再者,所谓的AIGC查重,翻译成汉字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论文展开检测分析,判断文本是否由AI生成。用AI来查AI,用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去鉴定某个表述是否由人工智能“创作”而成,这本身就不合理。焉知所谓的付费检测系统不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特别是在AI还没有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所有的结果只能半信,不能全信;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作权威。指导学生论文的导师也应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系统一检测到论文有AI生成的嫌疑,就让学生推倒重来。这无助于培养独立的学术思考能力,甚至还有可能让学生陷入迷惘。

  “很多标红段落是我查文献总结的,老师却让证明不是AI写的。”乍听这样的吐槽,我们不禁愕然:这不就是要求证明我是我、我儿是我儿吗?多么荒诞不经。

  与之相类,错把冯京当马凉,亦是不该。据说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刘慈欣小说《三体》(节选)经检测,也显示出非常高的AI率,不免让人啼笑皆非。人是智慧生物,不能干这种反智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技术总是在不断试错中逐渐完善的,但对于那些被误判的学生和论文来说,又何其无辜。我们不能“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做学术研究,一要态度端正,二要求证严谨。如果过程都错了,结果对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应该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左右,更不能以反AI的名义去制造另一个极端。同时也要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借机引流,抓住学生们AIGC查重的需求,滋生新的灰色产业链。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