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生命影像” 是黏合亲情的“双面胶”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6-18 11:25:14  稿源: 宁波日报

  孙根荣

  在余姚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叶玲兵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微型照相馆:相机、蓝布背景、三脚架、补光灯林立。这里是“余姚市吸影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在。父亲节这天,负责人叶玲兵正专注为一名老人修复父亲的泛黄旧照(6月17日《宁波日报》)。

  据报道,由叶玲兵发起的“生命影像”公益项目,两年来已为1200余名老人免费拍照、录视频、建电子档案,月均活动三四场。这一张张“时光底片”,为老人的时光留影,为老人家庭的亲情存档,遂成为黏合两代人亲情的“双面胶”。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有不少老人存在拍摄影像留念的意向,以便“几十年后,小辈点开视频,看到老人跨越时空的叮咛”。所以,为自己留住时光影像,已成为老人的“人生大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主动为父母预约拍摄,以便随时提醒自己珍视家庭亲情,守护好和父母在一起的珍贵时光。显然,“生命影像”的意义已超越记录本身,它也能唤醒更多家庭珍视亲情,守护好“在一起”的珍贵时光。

  然而,不少老年人和年轻人自己不会拍摄影像,换言之,不少老年人和年轻人自己不会制作这黏合两代人亲情的“双面胶”。这,不仅会给不少家庭留下遗憾,甚至会降低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无益于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这就需要像“生命影像”那样的公益项目来加以纾解。而要实现这一点,单靠社区工作者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远远不够的,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需要会拍摄影像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生命影像”公益项目。

  “生命影像”是黏合两代人亲情的“双面胶”,为万千老人留下“时光底片”,对提升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对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大有裨益。参与“生命影像”公益项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期待参与“生命影像”公益项目的摄影人士层出不穷!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