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时评·媒体观点
救护车转运费岂能成糊涂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5-06-23 09:59:35  稿源: 新华社

  刘佳敏

  800公里,2.8万元!江西新余的唐先生向媒体反映,近日他将患重症的孩子从南昌转至上海治疗时,遭遇“民营救护车”开出天价转运费账单。该笔费用直接转到司机个人账户,且无费用明细及发票。此事引发社会关注,当地卫健部门已责令救护车所有方南昌赣医医院退回不合理收费,并暂停其医疗转运服务。

  这一事件折射出救护车转运服务收费不够透明、不够规范等问题。事先价格不公开,“里程费”“设备使用费”“夜间附加费”等各种名目,甚至“一口价”的情况,让患者和家属难以判断收费合理性,损害了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其正当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糊涂账的背后,是标准的缺失。有的地方缺乏明确、操作性强的价格指导办法,导致一些机构在定价时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坐地起价”的情况,常常通过拆分项目、虚构服务等方式,将急救服务扭曲为暴利工具。

  监管体系不完善、力度不足也是重要原因。部分地区对救护车运营资质审核不严,对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导致一些不合规的收费行为屡屡发生,甚至资质不健全的“黑救护车”也企图分一杯羹。

  治理医疗转运收费乱象需打出“组合拳”。首先,要提高医院对重症病人转运的覆盖能力,组建更多专业运送团队;其次,需明确标准“划红线”,各地要细化相关收费标准,做到操作性强、价格合理,并向社会公开。此外,监管要“亮出牙齿”,定期对救护车运营机构的收费行为进行抽查,对违规行为严查严办,并通过公开曝光、从业限制等措施加以震慑。

编辑:袁明淙
 
专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多一些“不打招呼直奔事故现场的暗访”
· 研究生多过本科生 学历“围城”亟待打破
· 连续30年徒步20多公里祭先烈 传统应弘扬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如果物业公司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身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很多纠纷并不难解决。
辣评(lp)--稿件模板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的普通门诊不妨多科学设置接诊的时间,多些特别时段的普通门诊,满足普通患者就医需求。
辣评(lp)--稿件模板
    物资短缺的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主动伸出援手;这不仅源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也源于宝贵的邻里共同体意识。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